平菇施用肥液增产七法 一、蔗糖、碳酸钙磷酸盐混合液:蔗糖 1%、碳酸钙 1%、磷酸二氢钾 0.1%。在菌丝布满苗床、子实体发生前使用。 二、尿素、柠檬酸混合液:尿素 0.5%、柠檬酸 0.1%,用氢氧化钠调节 pH至 7。于第一潮菇采收结束后使用。在第二潮菇以后使用效果不好,反而会阻碍平菇生长。 三、糖、尿素、柠檬酸混合液:蔗糖、柠檬酸、尿素各 1%,调 pH至 7。与前二种营养液作用相同。 四、乙醇、磷酸铵、维生素 C液:乙醇 2%、磷酸二氢铵 0.1%、维生素 C0.02%。在菇蕾期使用,能提高菇的品质,盖大、肉厚、柄粗。天气闷热时慎用,否则易发生死蕾、死菇现象。 五、味精、蔗糖混合液:蔗糖 1%、味精 0.06%。在清理菇床后,以重水淋洒,能调整菇床培养料的碳氮比,诱发菌丝恢复生长,加快转潮出菇。 六、合成营养液:尿素 0.3%、蔗糖 1%、磷酸二氢钾 0.2%、硫酸镁0.05%、硼砂0.05%。干清理菇床后施用。 七、植物生长激素液:采用复合植物生长激素,在出菇前后,用 150倍稀释液喷施。子实体分化期可提前 4~5天,增产效果显著。 夏季种植平菇须防大量死亡 夏季袋料栽培平菇,有时候会在出菇后出现大批小菇死亡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温度过高 平菇的原基形成后,如持续高温(30℃以上),菌盖就会逐渐枯萎,造成小菇大批死亡。出菇期间气温过高,可用井水喷洒菇室降温。室外种菇,菇棚要用厚草帘或稻草覆盖遮阳,并加强通风换气。 水分缺乏 平菇的幼蕾形成后,如果菇室或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低于 80%,小菇体会因缺水而枯萎死亡。现蕾后每天应喷水 4~5 次,喷水时做到少、匀、细,使相对湿度保持在 90%左右。 喷水过量 平菇子实体膨大期间,如喷水过多容易水肿,变黄溃烂,也易感染病菌而死亡。因此给菇房(棚)喷水时,要将水喷在地面及四周墙壁上,不可直接喷到幼菇的子实体上。同时要正确掌握喷水量,不要喷得过多。 通风不良 菇室或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0.5%时,易形成大如拳头或柄粗盖小的大脚菇。平时要加强通风换气,确保菇室(棚)内空气新鲜,这一点在高温时要特别注意。 平菇保鲜四法 平菇保鲜四法 技术内容 鲜藏。采摘后的鲜平菇因受市场影响短期内难以销售,可以采用鲜贮的方法。新鲜的平菇在室温下贮藏的时间受温度和空气湿度的影响较大。室温在 3-5℃,空气相对湿度在 80%左右时,鲜菇可贮存在 1 周。温度较高,湿度也要增加。菇量不多时,可将平菇放在装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