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磁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电磁学》是应用物理学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电磁学理论全面系统的研究电、磁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电磁相互作用的规律。电磁学不仅是研究物质过程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还与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许多领域有着密切联系,电磁技术的应用引发了以电气化和无线电通信为标志的全球性技术革命。本课程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电磁运动的基本现象和基本概念,系统地掌握电磁运动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并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电磁学问题的能力和初步应用的能力,同时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和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在知识传授中融入科学方法教育,增强学生的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以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融入双重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探索精神与科学美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促进其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成为健全和谐的创新型人才。一、教学目标(一)本讲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 通过使学生了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的这段物理学史(思政案例),使学生敬畏和确立科学研究中的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教学目标)。2. 通过使学生感受法拉第一生勤奋刻苦、坚忍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与情操(思政案例),引导、2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敬业、追求真理、奉献社会的人生观(教学目标)。(二)案例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 结合法拉第对电磁感应现象与规律的研究与发现这一案例,突出展现两点,其一,法拉第的逆向思维方法:当他得知奥斯特关于电流能够产生磁的科学发现后,立刻提出了“磁是否能够产生电流”的逆命题,并且立刻展开实验;其二,法拉第的刻苦、勤奋与执著:为了找出“用磁力产生电流”的方法,他在 1821 年到 1831 年十年间做了无数次实验,屡遭挫折,终于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磁生电”的途径---电磁感应现象和规律,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直流发电机。使学生可以透过法拉第的科学发现与科学研究活动认识到,良好的科学素养在其科学创新与发现中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法拉第十年的实验探索与研究历程,使学生理解“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坚持不懈”是科学创新与发现所不可缺少的品质与精神;以此激励学生形成“积极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