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铁贸易遭遇生死劫:资金链断裂黄金时代结束1目前,一些钢贸企业正好走过了20 个春秋。从之前的暴利时代到供需基本平衡,再到现在的供大于求,传统的现货模式依然是主流市场的选择。所谓转型升级,就是各家钢贸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目前现货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让其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由此来看,钢贸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企业的经营模式势在必行。4 月的天津没有阳光。2春日暖风并没有吹散钢贸商心头的雾霾。作为全国最大的钢铁贸易(下称钢贸 )商集聚地之一,这里的春天分外寒冷。32013 年天津春季钢材市场形势研讨会现场上,比起往年座无虚席的火爆场面,今年会场的空位比比皆是。为数不多的参会者也没有如往年一样对行情讨论的热火朝天,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更愿意把精力打发在手机上。今年的倒春寒似乎让钢贸商心里凉到了底。4依然有不少参会的新面孔,但这绝非一个好消息。众多钢贸老板选择让手下前来参加这已无足轻重的研讨会,而自己与亲信们在远离会场的某处开着关乎公司存亡的紧急会议。5对钢贸商们而言,存活,才是这个春天里他们需要费心的唯一关键。6钢贸伤7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是,钢贸商仅用10 年时间,就遭遇了由兴盛到衰败的悲剧收场。故事的主人公们也完成了由钢贸商到钢贸伤的角色转换。8宋涌就是这10 年故事戏剧化的见证者之一。现任天津昊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昊天 )董事长的他, 脸上比几年前明显多了些沧桑,在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回忆起钢贸经历时,言语中透着一股莫名的忧伤。9从钢材销售员到钢贸指挥官,宋涌前前后后在钢贸圈打拼了近20 年时间。他所在的昊天从 1998 年便开始经营钢材贸易。生意起步没多久,他便搭上了2000 年~2009 年钢材贸易的黄金10 年发展期的顺风车。这10 年,宋涌们通过急速扩张的规模效应,早已赚得盆满钵满。10但是好景不长,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钢材贸易的利润取决于企业对市场行情的把握和销售策略的调整。金融危机开始后,钢贸企业的日常盈利变得非常微薄,通常只有8 元~10 元 /吨。包括宋涌在内的钢贸商开始意识到,一吨钢材贸易差价已不可能再回到两年前 300 元~ 500 元的水平。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钢贸商的黄金时代已然结束。11宋涌的担心很快变为现实。近两年来,钢贸企业不断面临着经营成本大幅上升、利润空间逐渐缩小、 流通环节集中度低、无序竞争严重、 融资难和抗风险能力低下等问题。就连猪肉和白菜,也开始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