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访视目录•产后访视意义•产后访视流程•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处理•产后访视填表说明产后访视是上门对产后的母亲及婴儿进行医学保健指导。是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社区(基层)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母婴保健法》,切实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产后访视---政策要求产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一个充满压力的母性角色适应期,绝大多数产妇无照顾婴儿的经验,缺乏新生儿喂养、脐部护理、皮肤护理及其它相关护理知识,迫切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关怀。产后访视---母婴需求孕产妇健康管理规范•时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得到分娩医院转来产妇分娩的信息后,应于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目的:做好产褥期保健,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促使产妇顺利康复、新生儿健康成长。•服务内容与方式:社区医生在与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取得其信任,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和产妇的基本情况。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7年山东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7年山东版访视流程目录•产后访视的定义•产后访视流程•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处理•产后访视填表说明访视流程(一)访视人员应统一着装,佩带上岗证。按门铃或敲门、自我介绍、说明来访目的,与产妇及家属沟通,取得信任。(二)进入产妇家,在接触母婴之前先清洁双手。访视:先查新生儿后查产妇。产后访视时的观察和检查观察-询问-查体(一)新生儿:1.观察一般情况、面色、精神、呼吸、哭声和吸吮情况;2.测体温、称体重、听心肺、检查头颅部、口、眼、鼻、耳,脐部及臀部有无感染;3.边检查边询问有关病史,询问新生儿出生孕周、出生体重、有无窒息、计划免疫、出院后的喂养、睡眠、大小便,新生儿听力、视力和代谢性疾病筛查结果等情况。(二)产妇:1.观察孕妇的一般情况、精神状态和心理是否有抑郁症状;2.了解本次分娩过程、分娩方式、胎产次、会阴切开或腹部伤口情况、有无产后出血、感染等异常情况;3.测量体温,血压;4.检查乳房、乳头、乳晕;5.查子宫底高度、有无压痛,腹部及会阴伤口;6.观察恶露的量、色、性状;7.观察产妇喂奶的全过程。对康复正常及出现母乳喂养、产后便秘、痔疮、会阴伤口等问题的产妇要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和相关问题处理社区产后家庭访视流程图新生儿先与产妇和家属沟通,取得信任观察:一般情况、精神、面色、呼吸、哭声、吸吮情况等询问出生孕周、出生体重、有无窒息、计划免疫、出院后的喂养、睡眠、大小便、新生儿听力、视力和代谢性疾病筛查结果等体检体温、体重五官、脐部、臀部、心肺听诊等发育正常听力、视力筛查问题、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病理性黄疸等早产儿一般异常:鹅口疮、红臀生理性黄疸有喂养问题脐部问题者新生儿保健指导喂养、护理沐浴、预防接种30天后转社区儿保门诊继续随访转上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评估分类处理社区产后家庭访视流程图产妇观察:一般情况、精神心理、恶露、哺乳情况询问:分娩方式、胎产次、会阴或腹部伤口、有无产后出血、感染体检:体温、血压、乳房、乳汁、子宫复旧情况、会阴或腹部伤口必要时作心理量表测定填写孕妇手册、健康档案和登记本一般异常:母乳喂养问题产后便秘、痔疮会阴伤口问题等产后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产褥期保健指导产褥卫生母乳喂养营养心理丈夫、家庭参与转至分娩医院或有关专科医院正常产后评估分类处理产褥期保健一般指导一、一般保健指导(一)休养环境:产妇居住的房间要安静、舒适、清洁,保持空气流通。(二)休息与运动:产妇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变换卧床姿势,不要长时间仰卧,以防子宫后倾。正常分娩的健康产妇,产后第二天可下床活动,根据身体状况,逐步增加活动范围和时间,同时开始做产后体操。产后体操须循序渐进,做法如下:产后第一天做抬头运动;第二天两臂内外展;第三天伸臂过头;第四天单腿屈曲练习;第六天双腿屈曲;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