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手术术后并发症处理【术后处理】1.术后一般处理Postopetative Management (1)术后早期的监测开胸术后心肺方面的严重并发症,通常发生在术后3d 内,因此术后立即开始持续的心肺功能监测是必要的。有条件的单位术后应将患者送入ICU 病房,主要进行心脏、血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2)的监测。多数开胸患者如果SaO 2维持在可接受的水平,并且没有呼吸窘迫现象,就没必要进行连续的动脉血气监测。(2)术后护理术后应在患者完全清醒及生命体征稳定后送回病房,搬动时应轻移轻放。体位:未清醒前取平卧位,清醒及血压、脉搏平稳后可取半卧位,以利呼吸运动及胸腔引流。每 4~6h 测量 1 次体温,术后体温一般不超过38.5 ℃。如果 3d 后体温不下降,应检查切口,肺部及胸腔内有无感染发生。体温高时除找出病因处理外,还应给予冰袋置于头部,腋下及腹股沟部降温,或用乙醇擦浴,必要时肌注复方氨基比林 2ml。(3)饮食及补液肺、纵隔手术术后6h 可进少量流质,不宜过多,以防呕吐造成吸入性肺炎,术后第 2 天可以进正常饮食。肺切除术后一般给500~800ml 的晶体液。若术中出血量多或术后胸液渗出较多,可适量输血及血浆等。术后补液不宜过多,尤其老年人及全肺切除患者更应注意,单位时间输入液的速度及量要控制,以防发生 肺水肿 。食管手术禁食 3~5d ,开始时先少量饮水或进流质,第7 天开始进半流,再根据患者消化功能恢复情况逐步调整饮食。食管术后禁食期间应给予基础补液量 2 500ml ,再加胸腔引流及胃肠减压等额外丢失量。 应根据患者失血、血红蛋白及血浆蛋白情况,给予补充适量全血、血浆及白蛋白。还应常规静脉输入氨基酸和脂肪乳剂等,同时注意补充电解质及维生素。(4)胃肠减压食管贲门术后放置胃肠减压管。它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因胃已拉入胸腔,防止胃过度膨胀压迫肺脏,造成肺不张影响呼吸功能;另一方面可避免胃扩张而减少吻合口张力,有助于吻合口愈合。术后应持续胃肠减压吸引。由于胃肠减压管易被黏液血块等阻塞, 需用生理盐水每4~6h 冲洗一次。待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肺、纵隔手术除个别情况外,一般不需放置胃肠减压管。(5)胸腔引流开胸术后,为了排除胸内的积液与积气,使余肺迅速扩张,消灭术侧残腔,并使两侧压力趋于平衡,均需放置胸腔闭式引流,引流瓶有三种,①单瓶式水封瓶(图 8),其优点为装置简单,方便;缺点为不易准确估计胸腔引流量,排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