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周易与中医.docVIP免费

周易与中医.doc_第1页
1/163
周易与中医.doc_第2页
2/163
周易与中医.doc_第3页
3/163
《周易》与中医从2004年北京会议说起•2004年10月北京会议高峰会议•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会议上的有关观点: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是受易经影响,认为中国文化有归纳法,可没有推演法,而科学的方法是归纳与推演的结合,因而《易经》是罪魁祸首,“很多人曾讨论近代科学为何没有在中国萌生,我觉得和《易经》有很大关系。”甚至《易经》是汉语成为单音语言的原因之一。•刘大钧的反驳:刘大钧介绍,反驳认为:杨振宁的观点中“有很多常识性的错误”,如认为“中国文化有归纳法,可没有推演法”即是。•双方的支持者。萧汉明支持刘,萧介绍:尤其在医易关系研究方面;何祚休支持杨,何介绍。二者在论述进一步以医学举例,如何“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等玄而又玄的说法,而且还要认为深得《易经》思维之妙!”认为这是中医不如西医、中医多少年来没有取得进步、发展的原因。•《易经》本身上中固然有一定的医学内容,但在没有学科分化之前的古代,各种知识是浑然包容和相互交融在一起是很正常的现象。•分析:•杨、何隔行如隔山,观点的确偏面、偏激。同意刘、萧观点如:归纳与推演的结合恰是《易经》最大的特点,《易经》的“藏往知来”就是通过以往经验的归纳总结来推知未来之事;•《易经》出现之前汉字就已产生,说《易经》是汉语成为单音语言的原因之一显然站不住脚,反过来说是源于图画、以象(形)为主的汉文字影响了《易经》思维倒是成立的;•的确,象征思维是《易经》的主要思维方式,“天人合一”也是《易经》的主要思维,但这也非《易经》所独有,《易经》的思维方式、思想固然影响了其后的文化,但《易经》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思维方式、思想呢?周易与中医学的关系即哲学与医学的关系周易是中医的哲学基础易与中医•中医是举世公认的中华国宝,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蕃衍作出过重大贡献。向来有医易相通之说,唐代名医孙思邈说过:“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如果从医源于巫技,易也源于巫卜考虑,医易同源应是无疑的。而若从医、易各自自成体系的历代经典来看,医、易却有相对独立性。•参考结论:应用易学与中医在汉唐后交融《易经》中固有的医学思想•也可以分为广、狭两方面。狭义如:•1.《豫》六五曰:“贞疾,恒不死。”•2.《复》卦辞:“出入无疾,朋来无咎。”•3.《无妄》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4.《遁》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5.《明夷》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6.《损》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7.《鼎》九二:“鼎有食,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8.《丰》六二:“往得疑疾。”•9.《兑》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广义如:1.《噬嗑》六三爻辞曰:“噬腊肉,遇毒。”2.《大过》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3.《姤》、《鼎》二卦通过隐喻的方式反映了婚育两性生活。(方技中也包括医经、医方、神仙、房中)4.《井》卦描述了水井由败坏、“泥而不食”到修缮后“井冽,寒泉食”的过程。•5.《艮》卦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说:脚肚子长久不动、连带臀部也不能动,引起心理反映上的不快之感;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说:腰部长时间不动造成的肌肉疲劳,其感觉好象肌肉撕裂一样,这种感觉反映在心理上好象火焰薰烧一般,反映了人们对生理与心理关系上的认识。•1、天象与医学•在乾卦的内涵中,包含着天象与医学的观点。人与天地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天地间的一切变化都会在人体中得到反映,这是“天人相应”思想在原始医学中的萌芽。•2、环境与医学•在坤卦的内涵中,包涵着环境与医学的观点。地理环境、地理气候对人的生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的祖先早就把大地当成孕育人类(包括万物)生命的摇篮,坤为腹,广容万物。这是环境与医学的思想在原始医学中的萌芽。•3、乾阳与坤阴•乾阳与坤阴,中国古代哲学的根本,中医理论的基石。孔子从乾坤两卦中挖掘出了阴阳的哲学内涵,又察觉到一个伟大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并用高度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周易与中医.do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