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福起伏跌宕的传奇诗歌人生徐浚内容摘要:1、内幕:《将军》诗毫无悬念的高票当选;2、轰动:颁奖会场叶文福风光尽占;3、旧闻:小平批评“诗人”在北师大“放肆”;4、奇缘:困境中遭遇感天动地的爱;5、复出:《绿风》破冰《人民文学》解禁;6、歌会:朗诵诗歌惊天地泣鬼神;7、乡情:热情帮扶家乡文学新秀;8、诗心:“我要书写正楷人生”。我与当代著名诗人叶文福是同乡,都是湖北赤壁人。因为诗歌,我与叶文福神交已久。叶文福这个人,也许在今天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在三十年前文学狂热的时代,“叶文福”这三个字可谓如雷贯耳,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那可是当时最为耀眼的“明星”。可以说,那种“红”的程度,今天的任何一位明星,恐怕都难以与之相比。让叶文福一时间声名鹊起的是那首发表在《诗刊》上的著名诗作《将军,不能这样做》,也就是这首诗,彻底改变了叶文福原本平顺的人生命运,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当代诗坛上一个特别有个性特别真实特别桀骜不驯的诗人,他那起伏跌宕的人生悲喜,也同样让人特别感怀。插絮:《将军》诗毫无悬念的高票当选(图片略:叶文福(前排左二)与当代著名诗人杨牧、梁南、陈仲义、李老乡、潘洗尘、舒婷在一起)1979年,《诗刊》社评选年度全国优秀诗歌,采取专家评审和读者投票相结合,叶文福的《将军,不能这样做》因读者的巨大热情和专家的一致好评,毫无悬念的高票当选,但是在正式公布时,叶文福的获奖作品却意外的换成了他另一首同样广获好评的诗作《祖国啊,我要燃烧》尽管《将军,不能这样做》未能评为全国优秀诗歌奖,但丝毫没有影响叶文福在诗坛的地位。十年动乱结束后,叶文福发表的诗作确实给萎靡不振的诗坛带来了一种阳刚之气,一种壮骨雄风,也让读者有了眼前一亮的激动和喜悦。正如有些大学中文专业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等著作的介绍评价:《将军,不能这样做》这首诗首先引起读者关注的是诗的题目以及那段简洁的序文。诗的内容也涉及到部队高级干部,它在诗坛乃至整个社会引起的强烈反响——褒贬的严重对立。全诗给予读者最深刻印象的是抒情的真诚。这是一首维护革命神圣性的诗,作者对将军的指责出于革命,对将军的期望也是出于革命。《将军,不能这样做》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中最有争议的作品之一,自有其文学史上的地位。轰动:颁奖会场叶文福风光尽占(图片略:1986年在成都举行“中国十佳青年诗人”颁奖大会时叶文福(左二)与北岛、杨炼、舒婷、叶延滨等人合影)1986年,《星星》诗刊评出“中国十佳青年诗人”,叶文福以高票当选。颁奖大会在成都举行。此前,他还荣获全国中青年诗人奖以及第二届全国优秀诗集奖。他出版的诗集《天鹅之死》《雄性的太阳》,深受读者的喜爱,成为当时最为畅销的文艺书籍之一。著名诗人、原《星星》诗刊主编叶延滨对当时的情形至今记忆犹新。著名作家韩作荣也曾撰文生动地描述了这次颁奖大会的火爆场面:狂热的文学爱好者为了一睹叶文福的风采,黑压压地把会场围得水泄不通,大会组委会的同志怎么也想不到,叶文福竟然赢得了这么多青年学生、工人的青睐和崇拜,特别是女青年、女大学生们,在颁奖会后还不让他离开会场,像一大群马蜂一样冲上去,吻得他满脸都是口红。工作人员好不容易把他架到车中,一只只藕白的手臂又把小本子递到车中请他签名。由于人太多,叶文福便龙飞凤舞地在一个个本子上只写一个繁体的“叶”字,随后抛出车外。女孩子们对只写一个“叶”字不满意,坐在一旁的叶延滨说:写全名吧,一个“叶”字人家还以为是叶延滨,此叶非彼叶也。这场好戏还没有完,发奖大会的当晚,叶文福的住处几乎被踢破了门坎,人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求其签名的,请其指导的,甚至只想看看他的男男女女,送走了一批又来一批。当时在全国颇为走红的,一同被评为十佳青年诗人的北岛、杨炼竟受到冷落,在叶文福的“光芒”下黯然失色。旧闻:小平批评“诗人”在北师大“放肆”(图片略:叶文福(站立者)与著名诗评家李元恪应邀出席长沙毛泽东文学院的文学讲座嘉宾)《将军,不能这样做》这首诗,1979年在《诗刊》发表之后,一些报刊转载纷纷转载,读者争相传阅,像一股飓风刮遍了大江南北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