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北京海淀高三二模地理 2020.6本试卷共 8 页,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5 分)本部分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某同学调查了自己所居住区域的发展历史,并绘制了示意图(图 1)。读图,回答第 1~3 题。1.据图推断该地A. I 时期,农业生产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B. II 时期,建设纺织厂促进了当地人口和经济增长C .III 时期,商务办公用地出现是城镇化起步的标志D.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主要受到耕地面积的影响2. 从 II 时期到 III 时期的发展A.第二产业的规模逐渐扩大B.变化主要受文化因素影响1 / 8C.是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D.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3. 该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农业用地B.工业用地C.住宅用地D.商业用地某大城市位于山区边缘的平原地区。山谷风为该地最主要的局地大气环流,谷风由平原吹向山区,山风则相反。外来污染源的输送及当地山谷风的扩散作用是影响当地PM2.5 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图 2 为某年 10 月 7 日该城市风向(a)及 PM2.5 浓度(b)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第 4、5 题。4.据图判断A.该城市位于山区的南部地区C.植树造林可增强山风的风力B.外来污染物主要源于城市北部D.正午前后谷风的风力达到最强5.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降低 PM2.5 浓度的有效措施是A.加强空气监测,及时预报污染的浓度C.尽量减少外出,并在外出时佩戴口罩B.提倡本地绿色出行,市区禁行机动车D.推进区域整体的产业协作与产业升级河池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为典型喀斯特地貌区,是全国贫困地区之一。近年来,我国桑蚕主产区逐步从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河池市的桑蚕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居广西第一,并积极促进织造、印染、服装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桑蚕产业已成为河池市重要的支柱产业。据此,回答第 6、7 题。6.与东部地区相比,河池市桑蚕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是A.经济发达,市场广阔B.政策支持,土地价格低D.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C.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7.促进河池市桑蚕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措施是2 / 8A.扩大种植面积C.立足本地市场B.进行产品深加工D.提高产品的价格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不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还有充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