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 年以前世界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三法宝”,分别是语言、药物、手术刀。语言是医务人员最重要的法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不是蜜,可比蜜还甜;不是毒药,但比毒药还毒;不是花,却比花还美;不是剑,可比剑还要锋利。刀子伤人,伤口 1 周就能愈合;语言伤人,有的一辈子都无法愈合。医务人员一句鼓励的话,可以使病人转忧为喜,精神倍增,病情立见起色;相反,一句泄气的话,也可以使病人抑郁焦虑,卧床不起,甚至不治而亡。在医疗形势较为严峻、医患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重视医患沟通,再现仁爱救治,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具有现实意义。它是构建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谐的新型医患关系,营造温馨的医疗环境,确保医疗安全的重大举措。现就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医患沟通的体会。 1 、强化服务观念,亲近医患关系现代医患关系的根本性质和特点 关键在于:医患关系始终是以患者健康利益和权益为核心的一种人道和人性化的服务关系,它强调医患之间的尊重和信任。但是,令人忧虑的是,医患关系的人道主义基础正在受到削弱,医患关系成了一种消费关系。医院是服务性的行业,我们必须大力改善服务态度,强化服务观念,转变服务模式,将原为医生主动、患者被动的关系,转化为医患互动型的关系,或者换位思考,转化为患者主动,医生被动的患医互动型关系,主动亲近病人及其家属,给其各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方便,碰到时打个招呼,套个近乎,有空闲时拉个家常,问其长短,交流交流情感,取得其信任。所谓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是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路多了就会好办事。只有这样,医患沟通制就会充分体现在我们的言行中,渗透在我们的工作中,理想的医患关系再现在我们的医疗实践中。 2、病情动态,全盘考虑 以前医学未出现过细分科的时候,医生对患者的疾病一般予以通盘考虑,全面负责,不仅重视患者的疾病,而且重视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因而医患关系较为稳定和亲密,医患关系被视为一种“仁爱救人”的关系。现在由于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分科越来越细,医生日益专科化,仪器设备越来越多的介入,医患之间的亲密直接的思想交流大大减少,感情淡漠了,致使我们的某些医生眼中只有病而没有患者,影响了医疗保健服务,以及医疗卫生知识的广泛普及和广大公众健康意识的增长,都促使医患关系的变化。所以,医患沟通制是医疗诊治过程中的弥补,既可增加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等方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