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上机实验报告 姓名 柏 小 娜 学号 0901510401 实验一 一 已知条件 简支梁如图所示,截面为矩形,高度h=200mm,长度L=1000mm,厚度t=10mm。上边承受均布载荷,集度q=1N/mm2,材料的E=206GPa,μ =0.29。平面应力模型。 X方向正应力的弹性力学理论解如下: )534()4(622223hyhyqyxLhqx 二 实验目的和要求 (1)在Ansys软件中用有限元法探索整个梁上x,y的分布规律。 (2)计算下边中点正应力x的最大值;对单元网格逐步加密,把x的计算值与理论解对比,考察有限元解的收敛性。 (3)针对上述力学模型,对比三节点三角形平面单元和4节点四边形平面等参元的求解精度。 三 实验过程概述 (1) 定义文件名 (2) 根据要求建立模型:建立长度为1m,外径为0.2m,平行四边行区域 (3) 设置单元类型、属性及厚度,选择材料属性: (4) 离散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5) 施加位移约束 (6) 施加载荷 (7) 提交计算求解及后处理 (8) 分析结果 四 实验内容分析 (1)根据计算得到应力云图,分析本简支梁模型应力分布情况和规律。主要考察x 和y ,并分析有限元解与理论解的差异。 由图1看出沿 X 方向的应力呈带状分布,大小由中间向上下底面递增,上下底面应力方向相反。由图2看出应力大小是由两侧向中间递增的,得到 X 方向 上最大应力就在下部中点,为0.1868 MPa。根据理论公式求的的最大应力值为0.1895MPa。由结果可知,有限元解与理论值非常接近。由图 3看出 Y的方向应力基本相等,应力主要分布在两侧节点处。 图 1 以矩形单元为有限元模型时计算得出的X 方向应力云图 图 2 以矩形单元为有限元模型时计算得出的底线上各点 x 方向应力图 (2)对照理论解,对最大应力点的x 应力收敛过程进行分析。列出各次计算应力及其误差的表格,绘制误差-计算次数曲线,并进行分析说明。 答:在下边中点位置最大应力理论值为: MPahyhyqyxLhqx1 8 9 5.0)534()4(622223 网格尺寸(mm) 50 20 10 5 下边中点处应力(MPa) 0.1297 0.1709 0.1815 0.1859 误差(%) 33.7 9.8 4.2 1.9 网格尺寸越小,越收敛,离散精度越高,离散值越接近于理论解 图 3 以矩形单元为有限元模型时计算得出的 Y 方向应力云图 (3)对三角形平面单元和四边形平面单元的精度进行对比分析。 由图 4看出以三角形单元为有限元模型时计算得出的沿 X 方向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