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求和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上小学的时候,一天,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算式:1 + 2 + 3+ … + 98 + 99 + 100 =?“这么多数怎么算呀?”孩子们都傻了眼。不一会儿,小高斯拿着写有答案的小石板走上讲台。老师一看,顿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一小高斯的答案竟然完全正确!你知道上面这道题小高斯是采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吗?原来,除第一个数外,每一个数与它前面的那个数的差始终等于一个不变的值,因此,两两搭配(1 和 100,2 和 99,3 和 98,…),可以搭配100 ÷ 2 = 50对,并且它们的和都等于101。也就是说1 + 2 + 3 +… + 98 + 99 + 100相当于50 个 101 ,即5050。用一个算式表示就是:(1 + 100)×(100 ÷ 2)= 5050。事实上,像1 + 2 + 3 +… + 98 + 99 + 100这样除第一个数外,每一个数与它前面的那个数的差始终相等的一列数叫等差数列,这个不变的差叫公差,等差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作这个等差数列的项,其中第一个数叫首项,最后一个数叫末项。利用配对求和的方法,可以总结出等差数列的以下公式:等差数列的和 =(首项 + 末项)× 项数 ÷ 2等差数列的项数 =(末项 – 首项)÷ 公差 + 1首项 = 末项 – 公差×(项数 – 1)末项 = 首项 + 公差×(项数 – 1)有了这些公式,很多数学问题解答起来就很方便了。【例1】 计算: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分析 在这个算式中,共有10 个数,将和为11 的两个数两两配对,可配成5 对(如图)。因此,求这10 个数的和可以看成是求5 个(1 + 10)的和。〖即学即练1〗 (1)计算:1 + 3 + 5 + … + 17 + 19《高斯求和》第 15 页(2)求50 以内所有偶数(包括50)的和。【例2】 建筑工地上堆着一些钢管(如左下图),这些钢管一共有多少根?分析 要求这些钢管有多少根,我们可以这样想:假设另外有同样多的钢管,像右上图那样与原来的钢管互相颠倒放置在一个槽内。这个槽内的钢管共有8 层,每层都有3 + 10 = 13(根),这样槽内的钢管总数就能求出。取它的一半,可知原来钢管的总数。〖即学即练2〗(1)下图是一垛电线杆的侧面示意图,试计算一下,图中共有多少根电线杆?(2)有一堆按规律摆放的砖,从上往下数,第一层有1 块砖,第2 层有5 块砖,第3 层有 9 块砖,……一共有9 层。这堆砖一共有多少块?《高斯求和》第 16 页【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