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险工作综述自1992年开始,XX省各地陆续开展了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缴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XX〕32号)的要求,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试点工作,成为全国开展新农保试点较早的省份之一。2008年省政府下发了《XX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并将新农保试点工作列入XX省为百姓所办的十件实事和五大惠民工程,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XX年年底,全省参保人数达378.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25.9%,直接受益的60岁以上农民达60万余人,发放基础养老金1.5亿元,全年各级财政用于新农保的财政资金达4.5亿元。[1]新农保的筹资模式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体现了农民可以享受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与试点地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个人(家庭)、集体和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是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四是对参保农村居民实行属地管理。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范围和领取条件凡是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具有试点地农业户籍的农村居民,可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领取条件为:在新农保制度实施时,1、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工资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户籍老人,在其符合参保子女参保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2、45周岁以上(含45周岁)人员,应按年足额缴费,也允许补缴,但累计缴费年限不得超过15年,另外补缴部分不享受政府补贴;3、未满60周岁的人员,必须按规定参保缴费,否则,年第1页共5页满60周岁时不得享受基础养老金;4、45周岁以下人员,应按年足额缴费,累计缴费年限不得少于15年。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管理方法新农保基金实行县级管理,纳入社会保障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新农保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现行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余额除以139。参保人身事故的,个人账户中的而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依法继承;参保人员在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或劳动教养期间,达到领取条件的,暂缓办理领取手续,待服刑期满活劳动教养期满后再予以办理;领取人员在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或劳动教养期间,不予领取养老金,其养老金停发,待服刑期满活劳动教养期满后按原标准发放,不予补发,并参加以后的基础养老金调整。养老待遇的计算公式为:月领取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蓄存额÷139)。三、我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现状(一)新农保基金的构成情况。根据规定,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1.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我省设置的年缴费标准分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个档次。试点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最高不超过1000元,如XX市XX县区设置十个档次(100~1000元,每递增100元为一档)。参保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多缴多得。我省还将会依据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2.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补助。3.政府补贴。政府补贴分两部分,基础养老金补贴(出口补)和缴费补贴(入口补)。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人员全额第2页共5页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国家级试点的基础养老金由中央财政全额补贴,省级试点的基础养老金由省级财政全额补贴。试点所在地市、县政府对参保人个人缴费给予补贴。最低补贴标准为:缴100元补30元,缴200元补35元、缴300元补40元,缴400元补45元、缴500元及其以上补50元。对农村重度残疾人、低保户等缴费困难群体,原则上由当地政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