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图书室的现状与建设农村中小学图书室建设和应用的初探摘要:中小学图书馆既是教育教学的基础,也是教研教改的先导。作为基础,它是办学不可缺的文献基地、信息源泉、百科知识储库;作为先导,它要为学校管理与教研教改提供超前性、动态性、导向性的有效信息,通过教育情报信息的汇集、扫描、提炼、加工为教学一线注入动能。一所学校的图书馆,哪怕规模再小,也应做好教育教学资料信息的收集储存、整编组合、交流传递、开发利用的工作;也应发挥传播科学知识、提供阅读指导与参考咨询、汇集师生教学科研与学习创造成果的功能。通过几年利用图书馆对教育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受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我结合本校工作实际,就图书馆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方面谈一些具体做法和感受。关键词:建设应用实践探索一、图书馆建设和应用的实践1、美化学习环境,突出文化氛围。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在进校门走道的两旁建立了长达20米的自然淳朴、充满艺术氛围的阅读文化长廊,教学区域都挂有名人画像、名人格言和警语、活动式的古诗框。图书馆内摆放着干净整齐的书架和三万余册的藏书分门别类地放在书柜中。一间间藏书室、借阅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布置的格外给人以清新舒适。良好的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们只要一有空就会到阅览室,有的教师干脆把阅览室当作备课室。他(她)们深有感触地说:在图书馆里备课,不仅可以感到读者之家的温馨,同时也是一种高品味的精神享受。2、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服务功能。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能否更好地利用,关键在于管理。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师生们都可在藏书室内任意挑选自己所第1页共4页需用的书刊及参考资料,并在借阅的数量上和时间上都有较宽松的规定。为了配合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可事先主动弄清科研内容,然后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查找和提供有关文献参考资料。为了节省时间,直接服务教学,在各班级中设立小图书柜,将教学常用的工具书、学生课外读物存放到小图书柜,实行师生共同管理,责任到位。这样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用书量,还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3、利用资源优势,拓宽育人之路。(1)进行方法介绍。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查找图书,每学期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介绍图书馆的分类、编目、著录等基本知识,介绍书名目录卡和分类目录卡的用途、常用工具书的种类和查找方法等。(2)进行阅读指导。为了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可定期举办阅读指导讲座。一方面由图书管理员向学生讲授阅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供参考谘询和查阅文献资料等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有各任课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课外阅读辅导,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可推荐优秀书目。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知识水平和特长爱好等,有针对性地推荐不同的图书。对低年级学生,着重推荐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名人传记、英雄人物事迹以及历史典故等书刊。对高年级学生,着重推荐富有哲理,能够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创新、如何生活之类的图书。(3)进行读书活动。为了使学生的阅读活动丰富多彩,富有成效,可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指导学生阅读与各种课外活动的开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融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努力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把读书活动同开展趣味知识竞赛结合起来,开发学生的智力。根据学生好奇性强,肯动脑、思维敏捷等特点,可结合书本知识和课外读物的有关内容,有计划地开展开展“三会”(读书报告会、佳作欣赏会、读书故事会)、“三赛”(朗诵比赛、背诵比赛、读书知识竞赛)、“三评”(优秀读书笔记展评、优秀手抄小报评比、班级读书新星评比)活动,使学校图书馆真正在素质教育发挥了应有的功能。开展讨论会和辩论第2页共4页会,开展读书心得、书评、演讲等读书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演讲能力、辩论能力;开展由家长共同参与的“亲子阅读”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这种形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鉴别能力。把读书活动与学生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注重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