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综合实验指导书作物育种教研室2004 年 2 月 6 日综合试验:春小麦主要栽培品种的综合评价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当前春小麦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抗病性、抗逆性及品质性状的调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全面评价品种的能力。二、实验材料:几个当前春小麦主栽品种。三、实验内容:(一)春小麦主要栽培品种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及评价1、春小麦主要栽培品种生育期调查作物自出苗到完全成熟的整个时期称为生育期。作物品种生育期的长短是一个极重要的特征,它直接影响到各栽培作物品种的分布范围、耕作制度、栽培技术、丰产性和稳定性。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品种生育期不符合要求,即使该品种具有很多的优良性状,也难以在生产上发挥作用。生育期鉴定一般都是通过物候学的观察和记载进行的。在育种过程中,对于农作物进人每一发育时间的日期,以及该时期内各种特征和特性的表现,结合当时的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观察记载,即称为生物气候学的观察记载,简称为物候学记载。通过物候学记载,有助于了解品种阶段发育的特点与外界综合作用的关系;了解各个品种在各个发育时期的不同特点。因此,物候学记载,对于各品种的阶段发育的分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物候期记载的内容和标准,是因作物的种类而不同的。春小麦生育期记载的主要项目有:播种期:实际播种的月、日(以下凡“期”均以月、日表示)。出苗期:全区有 50%以上幼苗芽鞘露出地面 1 厘米时。分蘖期:全区有 50%以上植株的第一分蘖露出叶鞘时。拔节期:拔节期的特征是植株的第一节间(近地面节间)开始伸长,茎节伸长至离地面 1.5—2.0 厘米时(亦以全区有 50%以上为准)。测定时可用手指由主茎基部向上摸的方法来决定。抽穗期:全区有 50%以上植株穗子顶端(不连芒)由旗叶(剑叶)叶鞘伸出时,密穗类型可按其穗身自叶鞘侧面露出一半为抽穗期。成熟期:又分为乳熟期、腊熟期(黄熟期)和完熟期。我们只观察腊熟期,其标准是全区有 50%的植株达腊熟。腊熟期籽粒的胚乳呈腊状,易于用指甲划破,籽粒的大小、颜色接近正常,腹沟尚带绿色。植株下部叶子均已死掉,上部叶子呈黄色。全株只有上部 2—3 个节尚绿色。2、小麦主要栽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1)株高:株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单株与群体的抗倒伏能力,而倒伏的程度则又直接影响产量的形成。考察株高可在田间测量群体高度,也可取样后在室内测量,其室内做法是:取样本 5—10 株(一般提取)10 株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