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十七章 妇女解放运动与妇女体育 本章要点 对妇女的压迫与歧视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历史现象。从法律上和事实上以全面的、持久不懈的行动谋求男女平等的实现,是当代世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当代中国的妇女权益保障事业,逐步地由不完善走向比较完善。妇女权益保障事业得到了法律的系统、全面的支持。妇女的生活方式取决女性天然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长期社会历史原因。妇女解放运动促进了女子思想和身体的解脱,促进了妇女体育的大发展。而妇女体育的兴起,标志着妇女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国际体育组织的积极推动下,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等国际赛事的女运动员人数、女子项目数不断增加,国际竞技体坛已出现了性别平等化趋势1949年以来,女子竞技水平长期超过男子,而中国妇女在参加大众健身活动方面与男子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经过多年的艰苦的努力,妇女们终于在这些国际体育组织和国家体育管理机构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妇女体育的发展得益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所提供的更多的机会,妇女解放运动对妇女社会形象的改变,妇女体育的法律保障,妇女自身健身意识的增强,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对妇女体育的关注等因素。妇女体育的道路还很漫长,在还没有完全实现男女平等的今天,妇女还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在体育方面的创造才能。 第一节妇女解放运动概述 一、妇女压迫与妇女歧视的长期存在 人类社会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父权社会以后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在远古的原始社会,女性不仅在人口生产而且在物质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由此使原始社会成为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社会”。但是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落后,所有社会成员必须共同生产、互相依存、不可能有特殊的利益要求,因而,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都不是作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和相对独立性的社会阶层面存在的。 男女不平等和性别歧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妇女始终处于依附于男子的第二性的地位,这是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阶级根源、宗教根源和思想根源的。封建主义制度在中国实行了两三千年之久,一切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等级制度十分强调男女、夫妻之间的尊卑、主从之别。妇女被排斥于政治生活和公共事务之外。即使在家庭生活领域,妇女也完全从属于男性。所谓“三从”,即“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正说明了妇女的一生,从生到死,都是在男权支配下度日的。封建法律甚至在刑事责任上也公然维护夫权统治,夫犯妻须减等处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