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1.讲授法 (1)类型 讲解、讲读、讲演. 网络同步讲授、网络异步讲授 (2)优点 能保证教师传授知识的系统性,主动性与连贯性,易于控制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时间. (3)缺点 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搞不好会变成注入式满堂灌。 1. 演示法 (1)简述 各种直观教具、实物或示范性实验与操作. 利用多媒体网络 (2)特点 与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结合.可交互演示、速度可控、服饰可选、可重复、可远程、可随机进行 (3)注意事项 目的要明确,引导学生观察。单向交流,提问、讨论促进教学信息双向流动 3实验法 (1) 简述 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 (2)特点 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观察能力 (2) 注意事项 (3) 实验准备要充分(设备、材料;方案、方法;思想、态度) 加强指导及时总结、评价 4任务驱动法 (1)简述 属于启发式、探究式的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平台 (2)特点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激发学习兴趣 强化主体意识 (3)注意事项 实验准备要充分(设备、材料;方案、方法;思想、态度 加强指导 及时总结、评价 5.协作型教学法 简介: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 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要求教师具有新型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学”为“主”,同时积极为学生创建协作学习环境。 意义:信息技术课本身是技术课,信息技术是一个大的概念,细化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乃是由一项项设置,一步步操作组成,很适于学生在协作学习中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创设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互助、协作式的学习环境,既解决了教师难以面面俱到的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就提高的教学质量。 6.练习法 简介:1.课堂练习。比如,写命令的练习,建立自动批处理文件的练习,编写程序的练习。这种练习一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学生做练习时,教师应走近学生了解指导,特别注意多指导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可以请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将答案写在黑板上或说给大家听。这种练习,既是学生的自我检测,也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 2.上机实践。这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形成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 注意事项: ①明确上机目的与要求。上机前,教师必须事先布置好上机内容、说明目的和要求。学生应事先做好准备,以充分利用上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