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 一、“而”字的用法 《说文》“而,须也。”本义是胡须。例如,《周礼·考工记》:“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麟之而.。”秦汉后不用。虚词“而”是假借字可作人称代词、连词、语气词。作人称代词和语气词的“而”,中古以后渐少以至消失。 (一)用作代词 用作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相当于“你”、“你们”,“你的”、“你们的”;“这”、“这样”。) ⑴夫差使人立于庭,苟出入,必谓己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四年》) ⑵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左传·成二年》)(而,指魏颗)⑶汉王曰:“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⑷预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智伯矣!”(《战国策·赵策一》) ⑸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 (二)、用作连词。可连接 词、词组 分句 和句 子 ,表 示彼 此 之间 的各 种 关 系 。 1、表 示并 列 关 系 ⑴永 州 之野 产 异 蛇 ,黑 质 而.白 章 。 ⑵颜 回 曰:“端 而.虚,勉 而.一,则可乎?”(《庄 子 ·人间 世 》)(态 度 端 庄 而又 内心 虚静 ,勤 奋 自 强 而又 精 神 专 一,这样可以了 吗 ?) ⑶台 高 而.安 ,深而.明 ,夏 凉 而.冬 温 。(《苏 轼 文集 ·超 然台 记》)⑷故 子 贡 一出,存 鲁 、乱 齐 、破 吴 、强 晋 而.霸 越。(《史记·仲 尼 弟 子 列 传》) ⑸明 者 远 见 于未 萌 ,而.智者 避 危 于无 形 。(《史记·司 马 相如列 传》) 2、表 示承 接 关 系 。(可译 作“就 ”、“然后”) ⑴孔子 登 东山 而.小 鲁 ,登 泰 山 而.小 天下 。(《孟 子 ·尽 心 上 》)⑵入境 而.问 禁 ,入国而.问 俗 ,入门 而.问 讳 。(《礼记·曲 礼上 》)⑶予 既 烹而.食 之。(《孟 子 ·万 章 上 》)(以上 3 例皆 表 示动 作的先 后关 系 。) ⑷君亲 无 将..(不许 判 乱 ),将 而.诛 焉 。(《公羊 传·》庄 公二十三年)(而:相当于“则”,就 。表 条 件 与 结 果 上 的承 接 关 系 。) ⑸虞 不用百 里 奚 而.亡 ,秦穆 公用之而.霸 。(《孟 子 ·告 子 下 》)(此 例表 示事 理 上 的承 接 ,前 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