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武汉市汉铁初级中学邓晓燕缘起:内涵发展与文化建设之关系“十五”期间,武汉市有28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学校,30所学校被评为市级示范学校,每所学校的投入都是超过了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有的学校每个年级20多个班,由于规模拓展过快,在质量,水平,效益等方面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加上小学适龄入学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所以,武汉市教育局领导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走内涵发展之路的战略决策。内涵主要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内涵发展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而外延一般指事物外部的延伸,如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加等.对学校来说,内涵和外延都要发展,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发展外延,就是扩大规模和数量,增加未来发展的空间;注重内涵发展,眼光就要放在学校效能高,教育质量高,综合实力强上。学校要走内涵发展之路,就必须从办学理念,内部运行机制,校本管理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对策有很多,我们在这次论坛中提出主要对策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办学文化品位。一、为什么要建设学校文化?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突出强调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要求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从总体而言,可归结于下列五个因素: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柱。2、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地位。5、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在这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学校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所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文化,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二、什么是学校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那么,学校文化就是学校的魂。“草木生情,墙壁说话”,就是学校文化。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传统、知识符号、建筑风格、校风校纪等的集合体。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学校文化的作用: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对学生生命的关爱,让教师愉悦,让学生开心。学校文化所传达出的教育理念、价值判断、审美取向,最能体现一所学校所独有的文化精神和气韵,是学校核心价值的体现。三、如何进行学校物质(环境)文化的建设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要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说明了学校物质环境文化对育人的作用。学校校园建设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力求突出特色与个性(汉阳一中的知音文化,文华中学的博雅文化)。学校建筑应既有艺术景观的感觉,又有育人功能的体现;既能反映学校历史,又能体现时代特征。使学校的处处都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融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生命价值于其中。那么我想问:你们学校的操场、单杠等体育设施是否存在文化方面的不足?学校的标语口号也是学校文化的反映如:高考倒记时牌“苦战六个月,幸福一辈子”你是怎样看待这些文化现象对学生的影响?(应试文化积极面和不足)四、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何加强学校制度建设?依据民主、平等、公正的原则进行学校制度重建,完善教代会、教职工大会等组织,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大力推行校务公开,不断扩大社会、家长、教师、学生参与学校基本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的程度,努力使学校管理制度适应学生发展之需求和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校务公开事例)要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进行教师管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办法、评优创先等方面的学校现行管理制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