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饮用水卤代消毒副产物生成动力学及控制技术讨论的开题报告一、讨论背景随着经济的进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饮用水水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饮用水处理中,消毒是保证水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传统的消毒方法主要是氯化消毒,在消毒过程中会产生卤代消毒副产物(DBPs),如三卤甲烷、二卤甲烷、卤酸等。这些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 DBPs 的生成动力学进行了深化讨论。DBPs 的种类和数量受水质、消毒剂种类和投加量、水温、pH 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对于卤代消毒副产物生成的控制也是饮用水处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二、讨论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讨论:1.卤代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和生成动力学通过对不同消毒条件下样品的分析,探究 DBPs 的种类、生成量以及生成动力学规律。并分析饮用水水源与水处理工艺对 DBPs 的影响。2.影响 DBPs 生成的因素探究讨论不同因素如消毒剂种类和投加量、水温、pH 值等对 DBPs 生成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影响各因素的机制。3.卤代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技术讨论针对 DBPs 生成的规律和机制,提出相应的控制技术,如中和、去除等。并探究其适用性和经济性。三、讨论意义1.深化了解卤代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和生成机制,对于评估饮用水水源的安全性、制定有效的消毒措施具有重要意义。2.探究 DBPs 生成的机制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制定更合理的饮用水处理工艺提供参考。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讨论 DBPs 的控制技术,为减少饮用水中 DBPs 的含量提供有效的手段。四、讨论方法1.采集不同水源的样品,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分析手段,定性定量分析 DBPs 的种类和含量。2.采纳 Box-Behnken 试验设计法,探究不同因素对 DBPs 生成的影响。3.对于 DBPs 的控制技术,采纳各种常用的去除技术进行验证。五、讨论进度安排本文的讨论时间为 12 个月,进度如下:1.前 3 个月:文献综述,制定实验方案。2.3-9 个月:样品采集,实验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3.9-11 月:巩固分析结果并探究控制技术。4.第 12 个月:论文撰写和定稿。六、参考文献1. Richardson S. D., Plewa M. J., Wagner E. D., et al. Occurrence, genotoxicity, and carcinogenicity of regulated and emerging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drinking water: A review and roadmap for res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