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水平: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学习《蒹葭》,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体会“兴”的艺 术手法。 (3)培育和提升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 (1)采纳听读、朗读、品读的方法理解内容,用审美的眼光阅读 审视课文语句。 (2)从文中提取精致的内容,用发现阅读法品评出这些内容的精 妙之处,以达到深刻领悟课文的阅读目的。 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 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内容。 2、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音乐美、意境美。 三、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美。 四、教学方式: 1、重视学生用情感朗读课文。 2、培育学生表达的勇气和习惯。 3、使用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阅 读经验。 4、老师的引导与点拨。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歌曲,课中以不同的 画面和需要低声循环播放) 导语: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粲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哪吗?是《诗经》。我们听到的优美的电视插曲《在水一方》歌词出自《蒹葭》,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板书课题) (二)了解《诗经 》的基本知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的诗歌。《诗经》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并普遍使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三)感知朗读,理解内容感受诗歌音乐美 1.老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齐读; 4.指名朗读; 5.同桌合作,结合注释弄清诗歌大意,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 6.共同释疑 , 7.哪位同学能概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括诗歌内容? 一个男子强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失望、惆怅的心理。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诗歌语言特点: 例如:苍苍、萋萋、采采;为霜、未晞、未已;方、湄、涘;长、跻、右;央、坻、沚。 老师小结: 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仅仅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