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听小学数学公开课《可能性》的一些感想 听了二年级的《可能性》一课后,我感触很深,老师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感受最基础的知识“可能性”。 一、很好地整合数学资源。 “教科书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情境材料,老师在教学时基本采纳了这些情境材料,如例题、“试一试”的情境图以及练习题等,但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的规律制造性地使用这些教学资源。在教学“试一试”中红、黄、蓝三色转盘指针所指颜色的“可能性”之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红、黄、蓝三色所占面积不一的转盘,分别设为一、二、三等奖,让学生体验 “可能”、“不可能”与“一定”之间会因情况变化可转变,使学生感受到事件发生的随机现象是如此普遍、正常和可变性,感悟到自己身边处处都有数学问题,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灵活地组织数学活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节课节老师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别性,灵活地组织几次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较充足的活动空间、探究空间和制造空间,使学生在操作、比较、实践中认识“可能性”。如练习中,老师就设计了一个“每次口袋里该放什么球”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在口袋里怎样放球才能做到“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绿球、一定是绿球或可能是绿球”的情况。这活动既简单又有趣,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一定”、“可能”、“不可能”的学习内容上。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老师既培育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事物很多与数学有关,学习用数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由此爱好数学。还培育了学生怎样用数学去分析问题,使学生懂得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去描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