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如何编写和运用历史导学案湖北荆州市文星中学历史组 肖新明本学期,我校将在新课程改革中试行导学案教学。导学案涵盖了老师教案、学生作业、检测考试等多项功能,从外地一些学校施行的情况来看,既优化了课堂学习效果,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为老师发挥独创性提供了平台。老师在备课时,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编写出一份有用有效的导学案,供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使用。在历史教学中尝试实行导学案,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的编写要以教案为依据,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体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动力。制定的目标,既要切实可行,又要使学生感到跳一下就能够得着。2、学习方法 导学案中所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一般包括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如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时,可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它所需运用的基本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3、知识构成 知识构成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基本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编写时,它一般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如本课三个子目大致内容,所涉及的几个重点等,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去完成。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老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上述要素的编排要体现老师的授课意图。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从结构和细节上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学生看书作答的过程,也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对于分析历史原因、作用和影响,要设计思考题,一般以3—5个为宜,供学生在预习时思考,上课时老师再与学生一起讨论、探究。同时,可以摘引一些史料,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证。 4、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它有选择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有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练习有的在课堂完成,有的是课后完成。导学案要清析完整地反映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及应培育的能力。导学案上,要给学生留出记做笔记和做小结的地方,以便学生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疑问。二、导学案的使用老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