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加几》教学设计课题《9 加几》年级一学科数学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学会用“凑十法”口算九加几的进位加法;2、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口述计算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的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过程与方法1、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比较、归纳,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2、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教材分析20 以内进位加法中的 9 加几是在系统学习了 10 以内加法和 10 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理解 9 加几的计算方法,掌握转化的得思想。对于 9 加几,学生可有不同的方法计算。可让学生在操作、讨论中充分感知、总结、概括,学好本节课,为以后学习有关数的加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教材安排了开运动会的场景图,生动的描绘了学生参加各项比赛的情景,为 9 加几提供丰富资源。在知识的理解上渗透了“凑十法”,从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出发,用图画吸引孩子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乐趣和与生活的联系。学情分析10 以内加减法和 10 加几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对于 9 加几学生可通过讨论、操作、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而“凑十法”这种思想及具体的方法,学生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应作为重点。教学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总结、掌握知识。教法与学法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会熟练地计算 10 以内加法及 10 加几的式题,初步积累了一些计算经验。而通过这节课的探讨,不仅使学生掌握凑十的计算规律,而且能让他们把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比如,8 加几、7 加几等。其次,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把已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第三,体现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拥有自主发现的经验,尊重学生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收集数学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创新意识。教学准备课件等。教学程序设计意图一、复习旧知:师: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1. 对口令。复习 2、4、5、8 等数的组成。2.10 加几的加法。10+110+210+310+410+510+6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