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_第1页
1/10
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_第2页
2/10
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_第3页
3/10
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白杨礼赞》是托物言志的一篇散文,描写了“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的“形貌”和“精神气质”,抒发了对白杨树所象征的当时抗日军民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的赞美之情。全文的思路是: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由“雄壮”、“伟大”引出作者观看的“单调”感;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它的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接着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它的象征意义;最后将白杨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高声赞美白杨树”。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全文的写作思路等都清晰易懂,至于时代背景,学生明了即可,无需多讲,学习本文主要想教给学生一种读文的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品味散文优美抒情的语言特色。3、培养学生读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以朗读法感受白杨树的外形。2、以讨论、探究的方法领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中华民族质朴、坚强、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重点与难点重点: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难点:象征写作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教学设想本文明写树,实际是写人,由树及人,热情歌颂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突破难点和重点,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文章:《白杨礼赞》。大家先把书翻到单元提示,快速默读,告诉老师你读取到哪些信息。单元文体、散文分类、文章内容、作用、学习的方法等。二、解题从题目你能读取到哪些信息?写作的内容、作者情感、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等。三、走进作者,交代背景。作者简介: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和伟大革命家、文学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时代背景:《白杨礼赞》写于 1941 年 3 月,中国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 年底到新疆文学院讲学,1940 年 3 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作者从西北抗日军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于是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四、梳理字词读课下注释及课后读读写写,勾画重点词语。强调两个词语两个拼音:坦荡如砥潜滋暗长 qiU 枝 juQ 强(同义复合词)五、理清思路1、默读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