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笑理夕阳永不老笑理夕阳永不老 “喜赏一年三季景,最美不过夕阳红”。人们常常把风烛残年的老人比作进入夕阳时间。不同的心态,就有对夕阳不同的评论,有人把夕阳比作晚开的花、陈年的酒、迟到的爱、未了的情。 也有人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暮霭沉沉,夕阳衰景,愁煞俏佳人”。身在军休大家庭的老人,也都步入了“夕阳期”。应如何看待“夕阳”,是赞还是叹,是惜还是愁,全凭自己的一颗心。正确的心态应是笑理夕阳,放慢脚步去拥抱夕阳,让朱红色的夕阳余晖弥散出宁静幸福的花香。 笑理夕阳应把心态放平点。有一位高医曾说过,生气必生病。要想气宽就得把心放平。时下,我们这一代在毛泽东思想培育下成长起来的“40 后”“50 后”在眼界里就有许多看不惯的东西,看领导不顺眼,看社会不如意,看家庭不称心,有时甚至气急败坏还骂娘,总有生不完的气。10 月份,我因头晕去解放军 161 医院住院检查,也遇到这样的事:走进神经内科一病区,医生说暂没病房,先安排到 46 床去打吊针,一进门刚好是我在位时的一位现役军官,熟人住在一起挺兴奋。第二天,我进病区护士告诉我住在 25 床上,一看是 3 人间的大病房。我问医生怎么把床位换了,那医生说:“那是现役军人的病房,你们退休军官交地方了,就是老百姓,不享受军人待遇。”当时,我一听就来火,“哪有这样的规定,当了一辈子兵退休了,却不是军人了”过去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如今却是老兵遇上新兵,有理说不清,一时气恼的我立即给党支部书记打电话,要他向中心反映一下。为了治病只好忍气吞声乖乖地到25 床位下打吊针。 闭着眼睛躺在床上静想,医生不会有这么大的权利,她也在执行上级的规定,给她发火也没用,慢慢地消了气,住了一周就出院。像这样引起你生气的事可能常常会遇到,我的想法是应把自己的心放平的,不要去搞攀比,要常常想想农村山处的困难户,想想红军二万五,我们已经生活得很享福了。实践也证明,只要心平气和,才能使自己的“夕阳期”在希望的田野上枯木逢春。 笑理夕阳,应把行放正点。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而行为又往往被欲望所指使。老人要笑理夕阳,走完“夕阳期”,就必须端正自己的行为举止。现在,我们有不少人 60 岁过了,身子骨还挺硬梆,思维也很敏捷,心也很活,在家坐不住。有的想出去干点活,有的想法子去赚钱,老有所为,想法不错,但这个“为”字大有可做。为自己还是为事业值得深思。前一段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