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杨庆祥:80后,怎么办?

杨庆祥:80后,怎么办?_第1页
1/14
杨庆祥:80后,怎么办?_第2页
2/14
杨庆祥:80后,怎么办?_第3页
3/14
杨庆祥:80后,怎么办? 字号:T|T2013-10-28 14:47:30 来源:红色文化网 我要评论() 点击: 一、失败的"实感" 2011 年 1 月 17 日,在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前夕,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大型电子显示屏上循环播放,据相关媒体报道:"这则宣传片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在短短 60 秒钟时间内,展示了包括邰丽华、吴宇森、宋祖英、刘欢、郎平、姚明、丁俊晖、袁隆平、吴敬琏、杨利伟在内的,涵盖文艺、体育、商界、智库、模特、航天等各行各业的数十个杰出华人,以'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等诠释中国人形象。"在 2008 年成功举办第 28 届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政府正紧锣密鼓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成功"形象,国家形象片不过是中国向世界递出的又一张名片。北京奥运会总投入为 3000 亿,2010 年广州亚运会总投入为 1200 亿(是南非世界杯的 5 倍,是 1990 年北京亚运会的 50 倍)。这些天文数字似乎一再证明了中国近 30 年改革的巨大成功,但同时也让人疑窦丛生,这些花费无数的盛会、这些被巨大的摄像头所截取的场景、人物究竟能"代表"什么?究竟又代表了"谁"? 毫无疑问,59 位进入国家形象片的中国人都是某一种成功的代表者,但这种"成功"因为经过镜头和意识形态的包装后反而显得空洞无物,我不想从技术的层面来分析这个问题,我只是仅仅从我的感受出发:我在观看这一国家形象片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激动和兴奋,就好像是在观看一个和我毫无关系的表演。这是一个过于宏大和遥远的叙事,它没有办法和我当下的生活发生任何有效的联系,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纽约时报广场播出仿佛就是一个被虚构出来的场景,至少对于我而言,它失效了。 想起来这种失效是不应该的。仅仅是在两年前的 2008 年,我还挤在人山人海的小咖啡屋里面,和很多的年轻人一道观看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沉浸在"大国崛起"的亢奋想象中。那个时候我同样是一个局外人,但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通过想象把自己与大多数的中国人联系在一起,并想当然地认为国家的梦想就是个人的梦想,国家的光荣就是个人的光荣。但是这一次,这种想象被我个人严峻的生活现实所击碎,也就是在国家形象片播出的前几天,我所租住的公寓房东毫不留情的通知我,不再续租,另谋住处。这就意味着我和我寓所里面的另外三个年轻人都必须在一周内搬出这个我们住了一年多的房间。房东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觉得把房子直租给我们赚不了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杨庆祥:80后,怎么办?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