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汉族民间舞蹈训练 本章导语 1.了解东北秧歌的基本风格特点。 2.掌握东北秧歌手巾花、各种舞步和上肢动作的正确做法。 3.通过组合练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脚下的“艮劲”、上体的“扭”和手腕的“绕花”,并能通过情感表达出东北秧歌俏皮、活泼、刚柔并济的舞蹈特点。 第一节 东北秧歌简介 一.秧歌 秧歌有东北秧歌、胶州秧歌、云南花灯、鼓子秧歌。北方的秧歌质朴热烈,场面壮观;南方的秧歌则显得秀丽精致、婀娜多姿且一般都手持扇子、手巾花、彩绸等道具。 二.东北秧歌起源 东北秧歌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有关,具有强烈的北方地域色彩,乡土气息浓郁 ,多表现 为 广 大 人民喜 爱 的群 众 性 歌舞形 式 ,以 脚下“艮劲儿 的踢 步”,带 动“上肢的扭”和“手腕的绕花”。 舞蹈贯 穿 着 “稳 中 浪 ,浪 中 艮,艮中 俏”的主 体风格,表现 出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 格特征 。 三.东北秧歌的表现形式: (1)高跷秧歌 (2)二人转 (3)地秧歌 四.东北秧歌的音乐特点 唢呐和小钹 第二节 体态动律练习 一.基本体态 重心前倾,颈部弧线上提,下颚微含,立腰提臀。 二.基本手位 ① 叉腰位:双手全把握巾,大拇指叉在腰两侧,肘关节微微向里扣。 ② 胸前位:双手全把握巾,点在胸上方肩以下位置,肘关节架起来。 ③ 展翅位:双手全把握巾于体侧45度。 三.基本脚位 正步位双压脚后跟: 动作时膝关节要艮住劲,重拍落,半脚掌不要立太高。 四.基本持巾法 ① 全把握巾: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握住手巾花的一边,似握拳,用于做各种手巾花。 ② 单指握巾: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握住手巾花的一边,食指直贴在手巾花边沿,用于片花、挽巾、扔巾等。 上身动律 ① 上下动律:用腰发力,经腰划下弧线交替提压形成上半身的摆动。 ② 前后动律:发力点在腰,以肘关节带动前后交替转动。 ③ 划圆动律:发力点在腰,划八字弧线扭动。 五.进入组合 ①——⑧四拍一次双压脚后跟 ⑨——⑫四拍一次上下动律 ⑬——⑯四拍一次前后动律 ⑰——⑱两拍一次划圆动律 六.训练提示 1.做上下动律时,发力点在腰两侧,注意不要耸肩。 2. 做划圆动律时,腰和肘的部分划八字要清楚。 3.当每个动律加上手巾花动作时,一定要注意身体协调性,注意节拍的准确性。 第三节 鼓相 一.训练目的 了解鼓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