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升级的九大方略 20 世纪70 年代,现代管理理论诞生,其主要代表为马斯洛、戴尔·卡内基、麦戈里格和哈罗德·孔茨,代表著作为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和《动机和人》、戴尔·卡内基的《如何羸得朋友和影响人们》、哈罗德·孔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此外,麦戈里格的X 理论、Y 理论也发挥了巨大的影响。 现代型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为:“人的自我实现要求为企业发展创新的最大动力,因此,企业管理必须以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取向。” 反对把人变成实现利润的机器,反对人在规则化、标准化、程序化的重复工作中丧失人性尊严和主动创造性,在管理理论中掺入了西方“民主、人权、自由” 的基本社会价值观念。 现代管理理论主张在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更偏重于对人性的尊重,主张用人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来实现企业效益增长,有着强烈的人本主义倾向。受现代化理论影响,欧美企业纷纷对本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在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中更多地尊重员工个性、尊重员工首创精神,诸如弹性工作制一类的人性化工作方法应运而生。在这种强调人性解放的管理革命中,欧美企业的效益实现了最大幅度的增长。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新技术革命浪潮” 就是这种变革的直接产物。 对欧美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公式:经验型管理阶段(工业革命开始)— — 科学型管理阶段(20 世纪初开始)— — 现代型管理阶段(20 世纪60 年代开始),其中实现了两次大飞跃。在管理方式上,经验型管理是人治,科学型管理是法治,现代型管理是文治;曾水良认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的人才结构是从未进行战略转移时沿袭下来的现实结构,并没有从企业由经验型管理阶段— — 科学型管理阶段— — 现代型管理阶段升级而重新进行新的规划与调整。 不同环境、不同企业发展阶段中,企业员工应整合在一个创新价值导向的激励机制之中,获得人才竞争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是民营企业目前最稀缺的资源,企业发展越快对人才的需求就越大,任何企业如果不能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以现代化、国际化、市产化的眼光看待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其发展迟早会遇到瓶颈。曾水良认为,对民营企业而言,建设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必须要有效把握以下九大要素: 一、人才激励机制归属感长期化 从重视企业目标的企划到形成一套有效的业绩指导、业绩评价和业绩辅导改进体系,以及建立以此相适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