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论沈从文对湘西现代化的文学描述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是作家面对纷繁扰攘的都市,在对故乡的回忆和想象中,建构的一个艺术世界。这个世界宁谧、优美、自然、生气蓬勃,往往被人称颂为一曲田园牧歌、一首乡土抒情诗。 其实,“湘西世界”是一个富含更深意义的世界,它置身于现代文明大环境下,不会是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沈从文曾经感叹到:“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背后隐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背后隐藏的热情却忽略了。”沈从文清醒地认识到湘西社会处处呈现着人性美却又充满着苦难而又无法摆脱命运阴影的社会现实。他的文学描述,记录了这片古老土地的现代化之路以及现代化的影响,充满了一种哀婉的悲伤的情绪。沈从文敏锐的意识到“充满诗歌光辉和意义”的湘西在现代化浪潮中劫数难逃,痛心于传统的美好人性的消失。从某种程度上说,湘西现代化的文学描述不仅仅是湘西的,而且也是全中国的。 沈从文关于湘西现代化的文学描述可以分为二个部分: 一、物质层面的文学描述 (一)日常生活用品:洋货即先进 湘西现代化的表现首先体现在日常生活用品的“洋化”, 对此,沈从文写道:“所谓时髦青年,只能给人痛苦印象,假若是个公子哥儿,衣襟上必插两支自来水笔,手腕上带个白金手表,稍有太阳,便赶忙戴上大黑眼镜,表示知道爱重目光,衣冠必十分入时,材料且异常讲究。特别长处是会吹口琴、唱京戏,闭目吸大炮台或三五字香烟,能在呼吸间辨别出牌号优劣。玩扑克时会十多种花样。既有钱而无知,大白天有时还拿个大电筒或极小手电筒,因为牌号新光亮足即可满足主有者莫大虚荣,并俨然可将社会地位提高。他若是个普通学生,有点思想,必以能读什么前进书店出的政治经济小册子,知道文坛消息名人轶事或体育明星为已足。”1 在这里,自来水笔、太阳镜、口琴、手电筒等,都是非常“现代化”的东西,也都是“洋货” , 这些洋货反映了一种地位,它表明了现代化的权威和先进。于是自来水笔代替了毛笔,手电筒代替了煤油灯,人们开始接受这些物品,实际上是在接受这些物品背后的西方文化。 (二)现代交通与生产工具:现代化之初的可笑和茫然 交通工具和生产机器最能体现生活的现代化转变。沈从文在《长河——有事总不免麻烦》 1 同上p 6 4 2 中写道:“老水手说,‘好看的倒多咧。汉口水码头泊的火龙船,有四层楼,放号筒时比老水牛叫声还响,开动机器一天走八百里路,坐万千人,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