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干部任前审查 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对干部的管理监督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是干部人事制度体系的重要部分,也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环节。干部任前审查事关选人用人公信度,影响 地方政治生态,是组织部门必须把好的关口。一、任前审查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从审查程序安排看,具有临时突击性,难以做到准确掌握拟任人选的全面情况。从动议、推荐、考察程序到讨论决定,时间往往很短。任前审查一般安排在考察和讨论决定环节,知情范围小,审查时间短,虽然通过民主测评、考察访谈、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审查档案资料等形式,能够了解和掌握干部的一些特点和面上的情况,由于干部工作的内容不是单一的内部管理,涉及社会事务、干部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在当前各级干部社会活动日趋多元、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更是增加了通过临时突击性任前审查来全面了解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情况的难度。(二)从审查内容看,一般注重形式,审查内容重点不突出。任前审查往往注重机构职数、资格条件、任职程序的把关,偏重于形式,当然不是说这些程序性和资格条件把关不重要,而是非常重要,也是相当关键的。但是许多时候,1对干部德、廉的审查却没有作为重点内容进行重点审查。德和廉是群众对干部的第一要求,只有德廉兼备的干部,才具有为民服务的基本素质,但在组织考察和任前审查等环节,往往由于存在德和廉的标准比较抽象,主观成份较多,客观量化难到位的情况,导致对干部德和廉的审查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三)从审查主体看,各监督主体各自为政,信息资源沟通共享不够。目前,干部监督的方式和途径不少,不仅有纪检监察监督、组织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审计监督等等,还有人大、政协等机关进行监督,已从体制内到体制外构建起了干部监督的大环境。但由于各部门、各监督主体之间缺乏行之有效的联系沟通机制,各种监督方式之间缺乏有机融合,监督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导致干部监督工作难以攥成拳头,形成合力,削弱了监督制度的约束力,影响了监督效果。加之,现在处于信息社会,有的干部反监督能力较强,监督难度较大。二、做好干部任前审查的建议当前,深化干部监督工作,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已引起各级高度重视,规范化、体系化、公开化特征日趋明显。干部任前审查方向应体现“大监督”、“大审查”理念,顺应规范化、公开化趋势。2(一)日常监管是基础。日常管理是对干部任前审查的定期“体检”,这类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