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总结高效课堂中学生展示能力的培养演礼乡中心学校郭建林实施高效课堂,是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高效课堂中展示环节是最具革命性的独创,是整个课堂的灵魂,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是学生课堂生命活力的展现。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来展示预习的成果,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在“学习金字塔”的解读中曾经指出:在塔尖,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下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 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 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 20%。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 30%。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 50%的内容。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 7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 90%的学习内容。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也曾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展示,我就会完全理解。由此可见展示确实能很有效的促进知识的掌握。作为课改一线教师,在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我重点加强对学生展示能力的培养,通过多年的课堂实践,我有如下几点心得体会,今天在这里与各位同仁一起分享探讨,不当之处敬请大家谅解。2如果你想挖开那口井,就需知道水的深度。所以课改初期,为了保证课改效果,我首先对本班学生展示能力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发现:(一)在课堂中学生展示能力参差不齐,大概可以分为三类。1. 展示能力强。这类学生一般是尖子生。学习越好的学生往往展示能力越强,少数几个尖子生的展示能力是让人满意的。他们声音洪亮、语言表达完整,说服力强,颇有小老师的风范,他们在课堂上表现的欲望极强,机会也最多。班上的马子璐、崔文豪等就是这种类型。2. 展示能力一般。这类学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学习好但语言组织能力差,说服力不强,不能将要展示的重点展示清楚;表情羞涩,动作呆板,展示时缺乏自信。如班上的董思阳、曹紫云等;另一种是口头表达不错但学习一般,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展示不清或有错误,这类学生诸如张文浩、张跃等。3. 展示能力差。他们的学习基础差,语言表达也一般,所以他们展示的任务比较少,一般是非理解性的内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