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3 章 基因表达调控 学习要求 1.掌握基因表达的相关概念及原理;原核生物转录起始的调节与操纵子模式;顺式作用元件的分类及转录因子的分类。 2.熟悉真核生物表达调控的特点;基因表达的时间、空间特异性。 3.了解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理意义;其他转录调节机制及翻译水平调节机制;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RNA p o lⅠ和 RNA p o l Ⅲ转录体系的调节;转录因子的结构。 基本知识点 基因表达调控是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分子遗传学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领域,涉及很多基本概念和原理。这些基本概念是认识原核、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基础。基因表达就是基因转录及翻译的过程。基因表达表现为严格的规律性,即时间、空间特异性。基因表达的方式有组成性表达及诱导或阻遏表达。原核生物、单细胞生物调节基因的表达是为适应环境、维持生长和细胞分裂。多细胞生物调节基因的表达除为适应环境,还有维持组织器官分化、个体发育的功能。 基因表达调控是在多级水平上进行的复杂事件。其中,转录起始是基因表达的基本控制点。基因转录激活调节基本要素涉及特异DNA 序列, 调节蛋白以及这些因素通过何种方式对 RNA 聚合酶活性产生影响。除了转录起始水平的调节,其他水平,如基因激活、转录后加工、翻译及翻译后加工对原核及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均有调节作用。 大多数原核基因调控是通过操纵子机制实现的。E.co li 的lac 操纵子含 Z、Y 及A 三个结构基因,还包括一个操纵序列 O,一个启动序列 P 在内的调控区,以及一个调节基因I。I 基因与lac 操纵区相邻,编码一种 Lac 阻遏蛋白。阻遏蛋白、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CAP)与调控区结合位点的结合调节着操纵子基因的转录。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某些机制与原核存在明显差别。包括:真核细胞内含有多种 RNA 聚合酶;处于转录激活状态的染色质结构会发生明显变化,如对核酸酶敏感,DNA 碱基的甲基化修饰,组蛋白的乙酰化,甲基化或磷酸化修饰等。此外,微小 RNA 对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也日益受到重视。 真核基因转录激活受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调节。真核基因顺式作用元件按功能特性分为启动子、增强子及沉默子。反式作用因子就是指真核转录调节因子,简称转录因子,可分为基本转录因子和特异转录因子。所有基因的转录调节都涉及包括 RNA 聚合酶在内的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自测练习题 一、选择题 (一)A 型选择题 1.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