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第一课时) 维护宪法权威 【教学目的】 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与权威。 【教学重点】 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教学难点】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案例及材料;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 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义务教育法 第一条 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刑法 第一条 为了处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材料二:宪法修正案里一个逗号的删改 中国青年报消息:(2004年 3月)对照6天前提交大会审议的草案,今天经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最后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涉及对土地和私有财产征收、征用及补偿问题的条文,删除了一个小小的逗号。为了删改这个逗号,大会主席团向代表们提交了长达450余字的解释和说明。 材料三:教材第 78页链接“孙志刚事件” 2 探究问题: 1、材料一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有何共同的地方?它说明了什么? 2、阅读材料二后,同学们有何感悟呢? 3、“孙志刚事件”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究问题。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 1、材料一中的三部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说明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宪法修改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展示材料: 宪法与普通法律制定和修改程序的对比表 宪法与普通法律制定和修改程序的对比表 制定 宪 法: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普通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 修改 宪 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绝对多数)才能通过。 普通法律:全国人大主席团、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就可以提出法律修正案,由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