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板指的是主板和中小板,其实中小板是主板和创业板之间的过度,世界上除了中国好像没有哪个国家有所谓的中小板的,当年深交所本来是想学国外开创业板,结果互联网泡沫破灭,让国家感觉创业板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太大,所以搞了个中小板这个不上不下的玩意儿。 二板指的是创业板,实际上现在看来创业板的财务门槛跟中小板差不多,虽然法律规定是年利润500 万以上,但没个 3000 到 5000 万,根本别想上。正因为创业板的门槛还是太高,远远满足不了大量的中小企业融资,国家为了建立结构合理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于是今年开始大力推新三板 三板就是现在的新三板了,属于场外市场(OTC),企业只能向特定机构和合格个人投资者定向增发股票而不能向社会公众公开募集,因此新三板的融资功能较弱。新三板之前是只能上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上海大张江、武汉光谷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取消了高新限制,现在北交所已经收全国的材料了,马上应该就会正式宣布扩容到全国的股份制企业了。 股交中心有人称之为四板,也是场外市场,但他们一般都不服,觉得自己跟新三板一样是三板,目前从我的观察来看股交中心挂牌的企业不管上海也好天津也好,质量是不如新三板的,融资功能较新三板更差。基本上对应美国的粉单市场。 ====================================================================== 2013 年 11 月 4 日修改 这个答案随口答答的,答得非常简单粗糙,没想到上了编辑推荐,知乎的热情真是让我受宠若惊。。因此我觉得有必要针对相关问题详细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从我最近半年来对地方股交中心的观察和研究,我不看好地方股交中心。因为股票交易市场到最后跟其它金融机构一样,核心的价值是声誉,而地方股交中心由于竞争激烈,现在都在野蛮扩张跑马圈地,放了很多资质较差的企业进来(特别是一些看上去财务数据还行,但实际上已经没有太多增长潜能的传统行业企业——如贸易类,这些企业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是没有投资价值的),不管各股交中心吹得如何天花乱缀,在垃圾堆中淘金终究是成本效益不匹配的,因此地方股交中心对于投资者来说慢慢地会失去吸引力,这会让地方股交中心本就不强的融资功能雪上加霜,进而让企业越发地不愿上地方股交中心,最终陷入恶性循环。之前有家在上海股交中心挂牌的企业就直接跟我们说,股交中心的推荐商都是骗子。 实际上,从商业的本质来考虑,不管是实体的市场或商场,还是虚拟的市场,主要作用都是导流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