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发酵工程 第 1 篇:生物技术专业发酵工程教学大纲《发酵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学时:60 学分:4 适用对象:生物技术、生物科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在《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与同期开设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等课程构成生物技术领域主干学科的骨架。这些课程与本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分工。本课程以讲授发酵工程生产中各个分支领域共性的工艺的基本原理和生产技术为主。以本课程为基础为生物学科理科专业的学生工程学科的概念和基础,同时为生物技术其他学科技术奠定应用所必须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 发酵工程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数学、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等多个学科,基础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同时要求基础理论和生产时间密切结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将要根据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全过程阐明各个阶段、各种产品生产的原理和技术,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又重点突出生产的工艺操作和控制技术等实际问题。因此,该课程需要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配合生产实践的实习、实验的实践环节,也要求学生建立实际生产的概念,在参观实习和社会实践中巩固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必须利用实验、参观、实习、社会实践等机会,培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会缩短理论与生产实践的距离,建立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概念和能力,动手能力也将有所提高。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4 学时) 熟悉发酵工程的一般概念;了解发酵工业的范围、特点、进展历程及进展趋势;掌握发酵工艺生产的一般培育方法和过程。了解现代发酵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关系,了解高新技术进展的动态并掌握高新技术概念和生物生产的基本过程; 第二章发酵工业菌种与种子的扩大培育(8 学时) 了解发酵工业常用的微生物菌种及要求;熟悉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选育工作并掌握分离和育种的原理和技术;熟悉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的衰退的原因、复壮的措施和保藏的方法;掌握菌种扩大培育原理和技术。 第三章发酵原料和培育基及制备(4 学时) 了解培育基营养成分的来源和配制培育基的基本原则;了解发酵生产培育基的组成成份及其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