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世家】江夏黄氏由来,江夏黄姓遍天下,万派朝宗江夏黄一约定俗成而冠名为江夏黄氏,追根溯源,已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要了解江夏黄氏的由来,还得从古黄国,古江夏郡,以及黄姓在战国时期和汉魏之世的兴衰历史说起,从中才会得到合理的解释。一、古黄国据《帝王世纪》和《遁甲开山图》等典籍记载,上古黄国有三个,即山西汾水之黄、汉东“西黄”和河南光州之黄。关于山西汾水之黄,即沈姒蓐黄之黄,史称为台骀后裔黄夷所建,在商周时期一直存在。至春秋早期,被周人在汾水建立的晋国灭掉。黄人以国为氏,其后裔为黄姓宗族的族源之一。但后来日见衰落,湮没无闻。汉东“西黄”(参见何浩《楚灭国研究•西黄》),位于湖北宜城县东南,古隋国西南的汉水以东,即今钟祥县一带。在公元前七世纪中叶被楚国所灭。后裔也是衰微不昌。河南光州之黄,即江黄道柏之黄。这个古黄国的故城在历史上的光州定城西四十里,即今河南潢川西北 6 公里淮水之南,潢河西岸的隆古乡。黄国所辖地域未见载于史册,而地方文献却有记载。查《湖北市县概况》得知,今湖北境内的黄陂、红安(古黄安)、黄冈、新洲以及麻城中、西部、大悟中、东部、孝感东北部和汉口至黄冈的长江以北地域,春秋时期为黄国辖地(参见《古黄国和江夏郡辖区考证》)。从《楚史•方城内外略图》、《春秋时期豫东南地区诸小国位置图》上看,今河南境内的光山、罗山、潢川、新县以及固始、商城的西部,春秋时期为黄国辖地(详见古黄国疆域示意图)。其中光山城关宝相寺,于 1983 年曾发掘了光州古黄国某一任国君黄君孟夫妇的合葬墓就是一个例证。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光州古黄国的大致轮廓:它北邻淮河,南抵长江,是跨越今河南、湖北两省,属于江淮流域的小邦国。辖地相当于 10 个县(市),大致两省各占一半。前后生存了一千四百多年至一千六百年。二、江夏郡古江夏郡始于汉高帝六年(公元前 201 年)。湖北境内汉水以东为江夏郡,西为南郡。《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湖北省历代府郡州县市始末简介》称:“秦南郡地,汉初置江夏郡,今德安、承天、汉阳、武昌、黄州府境皆是其地。”这说明西汉初年从秦时的南郡中析置出江夏郡。地域辖今湖北境内的应山、大悟、红安、京山、安陆、应城、云梦、孝感、黄陂、新洲、黄冈、浠水、蕲春、天门、汉川、蔡甸、汉南、江夏、鄂州、大冶、黄石、阳新、仙桃、洪湖、嘉鱼、咸宁、赤壁、崇阳、通山、通城和麻城一部分。再结合《光州志舆地考》、《黄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