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推举语——《我的 1919》 我的 1919 推举语 七(6)班俞嘉涵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我很早之前看到的一句话,也是在看完这部电影后猛然想起的一句话。 中国遭受不平等待遇很悲催,但百姓和战士更惨。然而我们当时为何又会遭受这些?这部电影我看了两遍,当我每次看到这个不卑不亢的主人公顾维钧说的话,就深受触动。“中国绝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一语惊人,但他这样能让软弱无能的政府苏醒吗?显然不是,他在一个人力挽狂澜。他精通很多语言却只说汉语。这一次失败的外交在这部影片还原出来,代入感让我心中隐隐作痛。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维权,一次又一次的争取,但他背后却什么都没有,只有自己坚定不愿放弃的爱国心,只有腐败的政府。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中国国力弱小。 “弱国无外交”这句话一点错也没有,影片中的顾维钧肖克俭他们不爱国吗?他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爱国,但真的有用吗?中国人民无数次的抵抗,他们却又无数次把这些抵抗残忍的扼杀在摇篮里。谁没有一颗爱国心,谁都有,但那些拒绝签字,舍命维权的只能是不签字,却不能让中国的主权完整,那些爱国者却在恐惧面前投降,看政府脸色的人们,让那时的中国变得越来越好欺负。小时候说的“落后就要挨打”正是当今社会最真实的现象,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失败,是永远都忘不掉的。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开头的这句诗句也是当时对爱国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无比愤慨。顾维钧的 1919 孤军奋战,灰暗无助。我们的 2024 光明万丈却不能松懈。不让历史重演,永记历史,保持赤子之心,让国永远“兴”。 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的我们这一代,唯有发奋读书,让自己变得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激情燃烧的求学岁月一定是无悔的! 七(6)班胡歆予 《我的 1919》这部电影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背景展开了故事的叙述。第一次接触这类型的电影,身为一个初中生这个年代离我很遥远,但身为一个中国人又好像很近。 中国身为战胜国出席了巴黎和会,却要面临着被签“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这时电影中的主人公顾维钧——一个机智勇敢的外交官。他在捡到一块日本外交官的表时,而面对日本外交官的生气指责这是盗窃时,他以此反驳日本掠夺山东何不为强盗行为呢?因为这段发言,他得到了认可。而和会,最终还是驳回了中国的抗议。只因利益面前无正义。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