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古代文化第 1 页共 6 页整理:苏辰修改:南溪专题七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知识清单】一、汉字(一)商周:甲骨文1.含义: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2.发现:1899 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3.地位: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4.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5.对汉字的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二)秦朝:统一文字,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二、青铜文明(一)商朝以后,数量增多,种类丰富,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二)工艺高超,采用“泥范铸造法”,青铜主要包含铜、锡、铅三种原料。(三)代表(商朝):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三、思想(一)春秋:孔子与老子。1.老子:(1)时期:春秋时期的楚国人。(2)学派:道家学派的创始人。(3)思想主张:①顺应自然;②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③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4)著作: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道德经》。2.孔子:(1)时期:春秋时期鲁国人。(2)学派: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思想由弟子整理成《论语》。(3)思想主张:政治方面:①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②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教育方面:①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②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二)战国:“百家争鸣”1.原因: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2.代表学派代表主要思想儒家孟子① 实行“仁政”;②“民贵君轻”;③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荀子“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专题七古代文化第 2 页共 6 页整理:苏辰修改:南溪mzj墨豕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①主张“兼爱”“非攻”;②选贤任能;③提倡节俭。道家庄子①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②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法家韩非①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②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3•意义: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