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说课稿乔田万家小学 吴廷鹏一、说教材:《认识线段》是苏教版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厘米和米》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等简单的图形,并在这学期学习了多边形,知道了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为今日的学习积累了一些经验。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实际上就是量线段的长短,所以教材首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教材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知识,通过具体活动获得对线段的直观认识,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本课是学生学习用尺量物体长度的基础,更是今后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重要知识准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观察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会数图形里的线段条数,并会画线段。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并逐步形成思考、探究的意识,进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育后继学习的情感与积极性。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由于线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所以清楚地建立起线段的表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二、说教法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加学习的全过程,运用以下教法进行教学:1.直观教学法.通过教具、学具操作、多媒体演示等,让学生多种感官参加,从实物感知过渡到图形表象,抽象出线段的图形,直观的认识线段的特征.2.活动体验法。新课标提倡“做数学”。学生只有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通过“看、比、画、折、说"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思考,引导探究,丰富数学活动经验.三、说学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运用以下学法有效学习。1.观察操作法。“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尽可能给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2.合作沟通法。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沟通,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实现思维互补,获得成功体验。四、说教学过程鉴于对以上的认识,根据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你们喜爱猜谜语吗?老师请你们猜一个!(课件出示谜面:“一条条,一根根,编织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