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课程讲义重点摘要——招聘与配置员工素养测评的基本原理:1、个体差异(素养)2、工作差异(工作内容、权责)3、人岗匹配(人适其事、事宜其人)员工素养测评的类型:一、选拔性(目的:以选拔优秀员工;特点:1、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 2、测评标准钢性强 3、测评过程强调客观性 4、测评指标具有灵活性 5、结果体现为分数或等级)二、开发性(目的:开发员工素养)三、诊断性(目的:以了解现状或根源;特点 1、测评内容或者十分精细2、结果不公开 3、有较强的系统性)四、考核性(目的:鉴定或验证某种素养是否具备以及具备的程度;特点:1、概括性 2、结果要求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员工素养测评的原则:1、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 2、定性与定量(侧重行为性质、数量)3、静态与动态(静态:以形成的素养水平;动态:素养形成形成进展过程)4、素养与绩效5、分项与综合素养测评标准体系的要素:1、标准(指测评标准体系的内在规定性,表现为各种素养法律规范化行为特征或表征的描述与规定)2、标度(对标准的外在形式划分,表现为对素养行为特征或表现的范围、强度和频率规定)3、标记(对应不同标度的符号表示)品德测评法:1、FRC 2、问卷 3、投射技术(特点:测评目标隐蔽性、内容的非结构性和开放性,反应的自由性)六个知识测评层次(低到高):1、知识 2、理解 3、应用 4、分析 5、综合 6、评价能力测评:1、一般 2、特别 3、制造力企业员工素养测评的具体实施:一、准备阶段 1、收集必要的资料 2、组织强有力的测评小组 3、测评方案的制定 二、实施阶段 1、测评前动员 2、测评时间和环境的选择 3、测评操作程序 三、测评结果调整 1、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1)、测评的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不够明确(2)、晕轮效应(3)、近因误差(4)、感情效应(5)、参评人员训练不足 2、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分析方法(1)集中趋势分析(2)离散(3)相关(4)因素 3、测评数据处理 四、综合分析测评结果 1、测评结果的描述(1)数字(2)文字 2、员工分类:(1)调查分类标准(2)数学分类标准 3、测评结果分析方法(1)要素分析(2)综合分析(3)曲线分析面试: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由面试考官与应聘者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目的和程序,进行面谈、相互观察、相互沟通的过程。特点:1、以谈话和观察为主 2、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 3、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4、根据预先设计的程序进行 5、面试考官与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的地位不是平等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