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马到赛马,历史性转变背后有着怎样的制度探究—- 十年,江苏竞争性选拔 10 万干部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江苏”之一 编者按: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进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养干部队伍”,“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多年来,江苏省委始终高度重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结合推动“两个率先”,不断破解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创新进展中探寻规律,在总结提高中健全机制,干部人事制度科学化水平有了新的提升,服务“推动科学进展、建设美好江苏”的成效日益显现。本报从今日起刊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江苏"系列报道,对近年我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亮点进行全景式展示。 4 月上旬,经过省公选办近两个月的调研统计,江苏 10 年间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有关数据出炉。 从 2000 年起截至目前,全省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的干部已达10 万人以上.其中,8840 人通过公开选拔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包括140 多位“市厅级”和 340 多位“正处级"。 在基层党组织实行公推直选,在机关中层推行竞争上岗;党政正职采纳公推公选,副职实行公开选拔……10 年 10 万人次、一系列创新举措,建构了江苏完整的干部竞争性选拔制度体系,描画了江苏的公选正初步实现公平与效率这两个维度的融合统一。 轰动效应渐行渐远,竞争性选拔成常态 4 月 9 日,南京市正式在 806 个村和涉农社区全面启动公推直选村党组织书记。 2024 年,南京市在 363 个城市社区公推直选“当家人”夺人眼球。现在,改革举措向更加宽阔的农村延伸,公推直选将在南京城乡基层党组织实现全覆盖。 竞争性选拔,在江苏已成为常态。轰动效应已渐渐平复为制度化的日常工作。 而 10 年前,2000 年,省委公开选拔 21 个副厅级领导干部,首次把选官正式放到了赛场之上、公众眼前。 “公选让我们的人生轨迹从此改变.”丁晓昌,省教育厅副厅长、省教育科学讨论院、教育学院院长,提起当年仍常回味,当时,他还是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助理,通过公选而出任省教育厅副厅长。“在此之前,省教育厅没有从省属高校选拔过领导干部.可以说,公选打破了传统选任那种封闭、神奇的超稳定性结构,拓宽了选人视野,让符合条件的人有了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包括 2000 年公选在内,省委迄今进行过 4 次大规模公选。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