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 、目的:为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工作,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素养,防止伤亡事故,促进安全生产,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办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以及外包过程人员的特种作业管理。3、职责:3.1、调度室负责对全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的需求审核和岗位核定3.2、安保部负责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档案,并对全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的生产作业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3.3、使用特种作业人员的车间、部门应该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档案,不得随意变动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如遇作业者本人不适合该工作岗位或因本单位因生产实际需要变动,必须事先报告调度室、安保部同意方可变动.4、 企业现有特种作业人员的作业种类如下: 4.1、电工作业(含运行和维修)4。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4。3、危险物品作业(含危险化学品操作、储存、保管)4。4、锅炉作业(二类司炉)4.5、压力容器作业4。6、起重机械作业(包括门、桥、塔式起重机械驾驶、电梯、起重工)等4。7、各种登高作业。4.8、厂内机动车辆驾驶作业。4.9、特种设备管理(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5、特种作业人员的日常管理:5.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业技术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训练,经有资质的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有关行政管理机构核发的有效操作证件方能上岗作业。 5。2、特种作业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及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根据规程进行操作。5.3、特种作业人员作业前须对设备及周围环境进行检查,清除周围影响安全作业的物品,严禁设备没有停稳进行检查、修理、焊接、加油、清扫等违章行.焊工作业(含明火作业)时必须对周围的设备、设施、物品进行安全保护或隔离,严格遵守厂内用电、动火审批程序。5。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严禁使用有缺陷的防护用品用具.5.5、安装、检修、维护等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作业技术规程,作业结束后必须清理现场残留物,关闭电源,防止遗留事故隐患,因作业疏忽或违章操作而造成安全事故的,视情节根据有关规章制度追究责任人责任或移交司法机关处理。5。6、特种作业人员在操作期间,发觉视力障碍、反应迟缓、体力不支、血压上升、身体不适等有危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