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对社会舆论的作用与影响——浅析“郭美美”事件摘 要随着微博的产生,人们的网络交流变得更为直接、快速与便捷,微博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简述了微博的内涵及特点,然后以“郭美美”事件为典型案例,分析微博对社会舆论的作用与影响,最后就微博对社会舆论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思考与探讨,指出微博是一把双刃剑,政府与媒体需要正确认识它的作用及影响力,不断完善相关的法规,进行正向引导,促进微博的健康发展,是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关键词:微博;“郭美美”事件;社会舆论一、前言(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2010 年,在网络媒体发展迅猛的同时,以短平快、互动性强为优势的微博异军突起,受到越来越人们的青睐,迅速成为网络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2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1年 6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4.85 亿,较 2010 年底增加 2770 万人,增幅仅为 6.1%,微博用户数量以高达 208.9%的增幅,从 2010 年底的 6311 万爆发增长到 1.95 亿[1]。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已成为民众关注公共事件、表达利益诉求的新渠道,成为党和政府舆情汇集和分析的重要方面。但微博在降低民众言论表达门槛的同时,也成了谣言滋生、扩散的重灾区,在一些网络推手的恶意推动下,谣言借助微博快速传播,误导网络舆论,甚至会形成“网络暴力”,干扰政府决策,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值得注意。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 7 月 18日发布的《2011 上半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显示,微博已经成为中国仅次于新闻媒体报道的第二大舆情源头,可见微博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因此,本文将通过“郭美美”事件研究微博的对社会舆论的作用与影响力。(二)微博的内涵及特点微博就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 WEB、WAP 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 140 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2009 年 8 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2]。微博无法与大众传媒和门户网站相比,但是微博以轻松转发以及独到的舆论影响机制,凝聚巨大的舆论影响力。在微博上,任何人都可以追随或被追随而不需经过同意,一个用户的好友可以是任何不认识的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