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一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1/34
第一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2/34
第一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3/34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艾条灸 艾条灸是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3、对痛苦的耐受程度。4、心理状况。(二)目标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症的临床症状。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袪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疗强身的目的。(三)禁忌症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四)告知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2、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五)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六)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取合理体位,显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烧伤皮肤.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及时弹去艾灰,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八)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项目要 求标准分扣分实得分存在问题 操作前准备 护士衣帽洁净、洗手、戴口罩5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艾条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痛苦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3用物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5病人评估病人临床表现及既往史;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对痛苦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4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及医嘱,解释操作目的、告知注意事项,取得配合5取合理体位,显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3操作流程定穴再次核对,遵照医嘱确定施灸穴位5施灸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5使患者感到温热无灼痛感为度10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5观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一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