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篇设 备 维 护 与 管 理1 设备管理常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1974 年将设备维修正式列入技术科学学科分类目录中,设备维修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目前飞速进展的工业与科学技术,新形势下涌现出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和管理的新理念、新模式,大量新型机电设备的引进应用,都突显出设备维修水平的滞后。面临各行业装备水平迅猛进展的新形势,迫切需要设备维修与时俱进。设备维修已不仅仅是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需要,它已进展成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关系到企业的整体效益、生存与进展,甚至关系到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资源合理配置、经济可持续进展大局。设备维修是设备维护、检查与修理的简称。他具有明显的“三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多样性.设备维修涉及设备一生管理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和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设备一生的管理内容如图 1—1 所示。图 1—1 设备一生管理示意图设备维修所涵盖的内容与阶段性维修过程、相互关系,可通过图 1-2 直观地表述。维 护检 查 修 理润 滑、清 扫、调 整、紧 固、 检 查运转检查修前检查拆卸清洗检测→修复、装配→安 装→试车检查验收 图 1—2 设备维修的内容与关系众所周知,任何机械设备的寿命都是有限的,设备只要使用就会发生失效、损坏,这是毋庸置疑的。工业生产中常会遇到正在运行的生产设备突然停机,全线停产的情况。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生产设备出现了故障,设备的内因或外因引起了某种障碍,导致零部件出现异常或丧失了本身功能,不能继续工作了。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零部件由于设计、制造、组装、使用、维护、修理等种种原因,丧失规定的功能,无法继续工作的现象,称之为零部件失效。图 1-3 所示为运行中的减速器齿轮轮齿突然发生断裂故障而损坏的照片.在设备一生的很多阶段都存在着零部件失效的隐患,且种类繁多。那么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人们把引起失效的诱发因素归纳为三大基本因素:应力、环境、时间。在分析零部件失效的原因时首先要联想到这些基本因素,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再予以拓展。遵循这种思维方式,便可快速、准确地收集信息、归纳分析直至做出正确地推断。讨论讨论零部件失效模式和机理是找寻设备故障发生原因的重要内容。图 1—3 齿轮轮齿断裂1。1 维护管理要则1.1。1 设备维修宗旨设备维修是指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和修理,恢复设备性能与使用功能的一切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