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任鸿隽的科学观研究论文

任鸿隽的科学观研究论文_第1页
1/59
任鸿隽的科学观研究论文_第2页
2/59
任鸿隽的科学观研究论文_第3页
3/59
任鸿隽的科学观讨论论文 [摘要]任鸿隽是中国讨论和传播现代科学观的最著名的先驱和成就卓著者之一。本文围绕他关于科学的本性和分类、科学的功能或价值、科学与社会、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促进科学进展的途径等议题,比较全面地评介了他的科学观。我们从中可以汲取历史的智慧,获得现实的启示。 [关键词]任鸿隽科学观中国现代科学史批判学派 任鸿隽(1886-1961)是中国现代科学的组织者和提倡者,也是在中国讨论和传播现代科学观的最著名的先驱和成就卓著者之一。他的业绩在中国现代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有关“科学论”(sciencestudies)思想至今还具有启迪睿智的魅力。 任鸿隽早年留学美国(1912 年 12 月至 1918 年 10 月),深受西方学术思想和科学思潮的熏陶。当时,以马赫和彭加勒为首的批判学派的新科学观和科学哲学正风行世界,任鸿隽自然不会置身事外,可以肯定,他从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有证据表明,他从皮尔逊和彭加勒之处受益良多,因为他在留美期间,研读了新出版的皮尔逊的经典名著《科学的法律规范》和彭加勒的经典名著《科学的基础》。因此,在他的诸多观点和论述中,明眼人不难发现批判学派思想铭刻的痕迹。 作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现代科学观念的首倡者,任鸿隽可谓“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当时,中国科学的状况是怎样的呢? (一)国人对科学的认知 在任鸿隽赴美求学时期,中国的现代科学事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国人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之本身,可以说基本上或无知不解,或漠不关怀。难怪任鸿隽在 1914 年发出“吾中国无学界也”(p.3)的惊呼和哀叹——他把科学也视为一种学术,科学界自然属于学界的一部分。他回忆起在中国科学社创立(1915 年)之时,学科学的人寥寥可数,懂得科学思想的人更是绝无仅有(p.721)。他当时看到,“国人未尝有科学之需求,……非不需求也,实不知需求耳”(p.39)。在他刚刚由美国返回上海时,他发现国人对科学有三种误解。第一种是说科学这东西,是一种玩把戏,变戏法,无中可以生有,不可能的变为可能,讲起来是五花八门,但是于我们生活上面,是没有关系的。他们对科学抱着“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拿来当把戏看还可以,要当一件正经事体去做,就怕有点不稳当。他们心中的科学家,也就和上海新世界的卓别林,北京新世界的左天胜差不多。第二种是说科学这个东西,是一个文章上的特别题目,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他们想,讲科学的就和从前讲实学的一个样,不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任鸿隽的科学观研究论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