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幼儿园烘焙饼干做小熊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烘焙乐趣》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动物饼干”,详细内容为幼儿园大班幼儿制作小熊饼干。通过该课程,让幼儿了解烘焙的基本知识,掌握制作饼干的技巧,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同时结合美术教育,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制作小熊饼干的基本步骤和技巧,了解烘焙的基本知识。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激发幼儿对烘焙的兴趣。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制作小熊饼干的过程中,对形状、表情的把握。教学重点:掌握制作饼干的步骤和技巧,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烤箱、烘焙模具、面粉、糖粉、黄油、鸡蛋、色素、搅拌器、擀面杖等。2.学具:围裙、小厨师帽、小熊饼干模具、面粉、糖粉、黄油、鸡蛋、色素、搅拌器、擀面杖等。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动画片《熊出没》中熊大、熊二的形象,引起幼儿对熊的兴趣,告诉他们今天我们要制作小熊饼干。2.讲解制作步骤(10分钟)(1)将面粉、糖粉、黄油、鸡蛋混合,揉成面团。(2)将面团分成小块,加入不同颜色的色素,揉匀。(3)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薄片,用小熊饼干模具压出形状。(4)将饼干放入烤箱,烤至金黄色。3.示范操作(5分钟)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制作小熊饼干的步骤,强调操作要点。4.幼儿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5.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六、板书设计1.制作步骤:(1)混合面粉、糖粉、黄油、鸡蛋,揉成面团。(2)加入色素,揉匀。(3)擀面,压出形状。(4)烤制。2.注意事项:面团要揉匀,颜色要均匀;饼干厚度要适中,不宜太薄或太厚;烤制时要观察颜色变化,防止烤焦。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回家后,尝试用其他动物模具制作饼干。2.答案:根据模具形状,制作出不同动物造型的饼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关注幼儿的安全,提醒幼儿注意烤箱温度,防止烫伤。2.及时发现并解决幼儿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个别指导。3.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培养团队意识。4.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提高作品质量。重点和难点解析1.安全问题2.幼儿操作指导3.培养合作意识4.审美观念的培养一、安全问题1.在操作前,向幼儿讲解烤箱、烘焙模具等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强调高温危险,提醒幼儿远离热源。2.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密切观察幼儿的行为,确保他们不接触高温设备,防止烫伤事故发生。3.教师可穿戴围裙、厨师帽等防护用品,为幼儿树立榜样,引导他们注意个人防护。4.烤箱使用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确保温度适宜,防止过热引发火灾。二、幼儿操作指导1.示范操作:教师在讲解制作步骤时,要进行示范操作,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2.个性化指导:在幼儿动手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巡回观察,针对不同幼儿的问题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操作技巧。3.鼓励尝试: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尝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幼儿的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三、培养合作意识1.分组操作: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完成饼干制作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2.角色扮演:在烘焙过程中,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面粉师”、“糖粉师”等,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同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四、审美观念的培养1.美化作品:鼓励幼儿在制作饼干时,注重饼干的形状、颜色搭配,提高作品的美观度。2.欣赏佳作:展示其他小朋友的优秀作品,让幼儿学会欣赏、评价,提高审美能力。3.创新设计:引导幼儿在制作饼干时,尝试创新设计,如加入不同的装饰、颜色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1.讲解时,语言要简洁明了,语调亲切、生动,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2.使用幼儿熟悉的词汇,避免使用复杂、难以理解的术语。二、时间分配1.确保实践情景引入、讲解制作步骤、示范操作、幼儿动手操作等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保持课堂节奏紧凑。2.在幼儿动手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