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01-2005 年中国制成品进出口货物分类表(单位:亿美元)年份进 口出 口总额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杂项制品总额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杂项制品2001 1978 32141915123981344388712002 2459 3904851982971153530122003 3400 490639330403419669012612004 4440 6557405015528264061564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一 2006》,北京,中国镜计出版杜,2006。注:表中数据均取整。分类表中省略了“未分类其他商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项。材料二:据统计,2005 年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约为 30%,但高科技产品主要还是依赖进口,如 0%的光纤制造装备, 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轿车制造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等依赖进口。材料三: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有所增加。面对这一状况,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完善我国涉外经济体制和法规政策,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开展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战略对话、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积极增加进口、主动减免某些非洲国家的债务等。通过这些努力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1)根据材料一、二,描述我国制成品进出口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分)(2)针对从材料一、二中所看出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思路。(8 分) (3)运用政治常识中有关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在采取材料三中列举的措施后,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14 分)39(32 分)(1)答案要点:要我国成品国际贸易中,贸易总额逐年增加,其中化学类产品是逆差;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等制品保持顺差,我国制成品贸易总额一直保持顺差,存在不平衡现象。高科技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较低,核心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说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评分细则:在我国制成品国际贸易中,贸易总额逐年增加。(2 分)(如果意思表述出来了,给1 分)其中化学类产品是逆差(1 分)(如果答案为入超或进口大于出口,且表述完整给 1分);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和杂项制品保持顺差。(1 分)(如果答案为出超或出口大于进口,且表述完整给 1 分)我国制成品贸易总额一直保持顺差,存在贸易不平衡现象。(2 分)(如果把“贸易不平衡”表述为“结构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