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一词多义《核舟记》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为:①制,做。“为宫室、器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为人五”,“为楫”。 ② 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③ 有。“通计一舟,为人五”。 木:①木头,木材。“能以径寸之木”。 ② 树。“以至鸟兽、木石”。 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② 是。“文曰‘初平山人’”。 ③ 说。“对曰” 奇:①奇异。“明有奇巧人”。 ② j ī,零数,余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①动词,表存在。“明有奇巧人”,“炉上有壶”。 ② y ò 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端:①开头一边。“东坡右手执卷端”。 ② 直,正。“其人视端容寂”。 之:助词,的。“径寸之木”。 代词,它,指窗。“闭之”。 代词,它,指舱。“覆之”。 代词,它,指刻着字的凹处。“糁之”。 代词,它,指左膝。“倚之”。 代词,它,指船。“为之”。 以:①介词,用。“以径寸之木”。属:①类。“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 连词,而。“以至”。②类似。“神情与苏、黄不属” 特别句式 省略句式:“各隐卷底衣褶中”,“隐”后省略“于”。“则题名其上”,“名”后省略“于”。 定语后置: “其两膝相比者”,定语“相比”在中心词“两膝”之后,“者”,标志定语后置。 带双宾语的句子:“尝贻余核舟一。”双宾语是“余、核舟一”。 文中人名、人的称呼和地名 王叔远、大苏(指苏东坡)、佛印、鲁直、弥勒(弥勒佛)、初平山人。 余(第一人称,我)、虞山 重要及疑难语句 各具情态:各自具有独特的形态。尝:曾经。旁开(旁边开有)。 启:推开。执:拿。现:露出。 若啸呼状: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 则题名其上: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 文:文字。钩画:笔画。通计一舟:总计(在)一条船(上)。 又用篆章一:还刻着一个篆书的图章。为人五:刻了五个人。 并:和。计:计算。曾:竟然。嘻:啊。 通假字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诎”通“屈”,弯曲。 “衡”通“横”。 “甫”通“父”,男子的美称。 “攀”通“扳”。 词类活用 箬蓬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箬蓬。 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