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俄“茶马古道上的山西商人

中俄“茶马古道上的山西商人_第1页
中俄“茶马古道上的山西商人_第2页
中俄“茶马古道上的山西商人_第3页
中俄“茶马古道上的山西商人明朝,由于朝廷的海禁政策,我国海上“茶叶之路”尚未形成兴旺之势。欧亚大陆上一条万余公里的“茶马古道”,成为中俄国际贸易的主要干线。在这条漫长的国际贸易路线上,由中国南方茶叶之乡到俄罗斯莫斯科、彼得堡〔圣彼得堡的俗称〕的商贸古道上,山西作为外出塞北、货抵蒙俄的交通孔道,其在地理位置上就显现出从未有过的巨大优势。山西是中俄贸易之咽喉,是内地通向蒙古的交通要冲。一条以山西为枢纽,北越长城,贯穿蒙古,经西伯利亚转往欧洲的跨国贸易之商路——“茶马古道”就这样在悠悠漫长岁月里,让上万人的商队一走就是数百年。走出了历史、走出了财宝、走出了辉煌。中俄贸易尚未形成的前奏曲明朝的中国北部边境,地广人稀,粮食生产非常匮乏。但边关每年平均有多达百万的边防驻军和 30 多万的马匹,在口粮、被服、住行以及草料的供给上常常有捉襟见肘、军屯份额缺乏的紧急情况发生。为确保边关之稳定,确保边关之军需民用,明朝廷出台了“开中法”这一利好的商贸政策,大力鼓舞商人进行边关贸易。当时,朝廷根据边防军事需要,定期不定期出榜招商。应招的商人那么把政府需要的粮食实物代为输送到边防卫所,换取盐引,然后凭盐引到指定盐场支盐,并在指定的行盐地区销售,这套制度的出台和实施就叫“开中法”。朝廷“开中法”的实行,大大促进了中国北部边境商贸流通的迅猛开展,一定程度上讲,也可称之为中俄蒙“茶马古道”商贸流通形成的前奏曲。明朝的“开中”工程不仅包括纳粟粮,起初还涵盖纳布匹、纳马匹、纳铁货、纳绸缎、纳草料、纳茶叶等许多方面的商品。山西距北部边塞最近,在本省境内就有两大边镇,“近水楼台先得月”,晋商做朝廷“开中”生意的商人也自然最多,每年商人“走西口〔杀虎口〕”“出东口〔张家口〕”多到达数万人之巨。山西在“茶马古道”上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最正确位置。在山西晋南的河东解州盐池有着丰厚的潞盐,晋东南潞安府、泽州两地大量产出的潞铁、潞绸、潞麻等物产,这些物产丰富的资源都可以就地取材;储藏的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再加上晋商的不辞辛苦,所以一直以来,朔北“茶马古道”上的长途贩运贸易多由晋商长期控制。让马克思眼亮的恰克图恰克图,俄语意为“有茶叶的地方”,俄罗斯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南部城市。在俄蒙边境,西距纳乌什基车站 35 公里。人口 1.53 万。恰克图原属中俄边界交界城市,后成为蒙古与俄罗斯的交界城市。十八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从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光临小店,本店以公文和教育为主,希望符合您的需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